读图二.回答5-7题. 5.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6.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① B.② C.③ D.④ 7.若救护直升机位于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区相关气候资料

气   温(℃)

降   水(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5.5

28

50

175

1450

(1)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

(2)图中甲坡植被受到破坏成为荒坡后,下列对其整治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种草放牧山羊           B.修梯田,种甜菜

C.种植喜阳林木           D.种植香蕉等热带水果

(3)在城镇周围准备建水泥厂,根据工业布局的有关原则,(在图中⑤~⑧四地中选择),水泥厂应建在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在该地建一小型水电站,请你选取一个合适地点,用图例符号画在图中适当位置,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区相关气候资料(见下表)

气   温(℃)

降   水(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5.5

28

50

175

1450

(1)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图中①②③处将要布局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和蔬菜.畜禽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粮食种植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蔬菜.畜禽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果树栽培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图中甲坡植被受到破坏成为荒坡后,则对其合理整治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种草放牧山羊        B.修梯田,种甜菜 

C.种植喜阳林木        D.种植香蕉等热带水果 

(3)在城镇周围准备建水泥厂和食品厂,根据工业布局的有关原则,(在图中⑤~⑧四地中选择),水泥厂应建在____,理由是_      ;食品厂应建在____ ,理由是_____

(4)若要在该地建一小型水电站,请你选取一个合适地点,用图例符号画在图中适当位置,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6分)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图10)

图10

 

表1

 
 


材料二:该地区相关气候资料(表1)

气   温(℃)

降   水(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5.5

28

50

175

1450

(1)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图中①②③处将要布局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和蔬菜.畜禽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粮食种植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蔬菜.畜禽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果树栽培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填代号)(5分)

(2)图中甲坡植被受到破坏成为荒坡后,则对其合理整治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1分)

A.种草放牧山羊        B.修梯田,种甜菜 

C.种植喜阳林木        D.种植香蕉等热带水果 

(3)在城镇周围准备建水泥厂和食品厂,根据工业布局的有关原则,(在图中

⑤~⑧四地中选择),水泥厂应建在____,理由是                                     

食品厂应建在____ ,理由是                                。  (4分)

(4)若要在该地建一小型水电站,请你选取一个合适地点,用图例符号画在图中适当位置,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西部地区雪线高度分布图(图24)及甲地区地理现象图(图25 ),回答下列问题。

 

 

 

 

 

 

 

 

 


1.图24中沿AC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其原因是                   

2.根据图25判断甲地区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            (高、低);该地区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是遵循陆地自然带分布的                      规律。

3.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甲地区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往(     )

A.高山草甸        B.山地草原        C.荒漠草原       D.山地草甸草原

4.简析图24中①所在地形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条件。

优越气候条件                            

限制性自然条件                          

5.图24中②流域内发展农业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主要防治措施有      

 

(二十一)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6.下列诗句中,你觉得最能够体现该岛旅游景观特点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7.简述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的优势自然条件。(从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方面分析)

                 

                 

 

 

 

 

 

 

 

 


8.说明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意义。

                   

                 

                 

9.小张在海南旅游时,购买了一些色彩美丽的珊瑚礁带回给同事做纪念,对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2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读图2,回答5—7题。

1.图中

A.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B.乙—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D.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2.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为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畜产品大量出口

B.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机械化水平高,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

D.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           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

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D.全球气候变干,物种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