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于11月24日20点在广州天河体育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宣布大会开幕。30日晚,闭幕式在深圳世界之窗举行。
材料二 泛珠合作理念提出以来,广东与泛珠地区的多个省份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开展联合促销、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推动泛珠地区的招商引资、实现客源互换、市场互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材料三 “泛珠三角”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
(1)广东作为全国旅游大省,近年来,在泛珠合作中继续发挥了其排头兵的作用。旅游
业也从上世纪单纯的接待参观到包括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全
面出击,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每年来广东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数
约一亿人次左右,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据统计,旅游部门的直接收
入每增加1元,相关行业就能增加4.3元,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
(2)
下图中A、B均属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旅游景点。其中A景点位于“泛
珠三角”的 (省份);具有传统纳西民居建筑风格的丽江古城和号称 “庐
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性;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 ,以兼听其形、声、
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山曾写下了千古名句“ ”。
A庐山三叠泉瀑布 B丽江古城
(3)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为世人所瞩目,众多的欧洲游客表示愿意到中国游览观光,某旅游团计划在游览北京之后,乘船和火车从北京出发参观游览下列景点:南京中山陵、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最后到香港(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请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路线(走近路,不走重复路线)。
从北京出发经 到武汉市游览黄鹤楼;再经 到九江市游览庐山;又经长江到南京市游览中山陵;再经 到苏州市游览拙政园;然后经 到杭州市游览西湖;再经 到广州市参观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最后经 到香港。
(4)根据材料二,结合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的条件,分析广东与泛珠地区的多个省份
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丽江古城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随着旅游业兴起,特别是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丽江古城迅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热点之一。蓬
勃发展的旅游业使丽江成为云南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也显著提高。云南丽江旅游业的迅速崛起给其他地区古城发展经济哪些启示?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3分)
材料一图3—4—7是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冲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
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原因。
(3)简要说明甲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大农业发展方向
(4)2009年春季我国华北、江淮等地区遭受50年以来的特大干旱,而甲地区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旱情较轻,试分析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 下图是我国青藏高原局部地区年降水量、≥11℃的积温分布图。
|
(1)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该技术是____________。(2分)
(2)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地热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 (1分)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4)下列叙述能反映青藏高原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 (单选) (1分)
A.特有的文化风景是马头琴声和那达慕节庆
B.传统民居为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
C.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D.坎儿井、清真寺和节奏强烈的民族歌舞展现西域风情
(5)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既属于“三江并流”中的河流,又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河流是__________,(1分)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是____________。(1分)该地区水能蕴藏量居全国之最,请分析其原因。 . (2分)
(6)甲处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报道,我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三江平原,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四省区十年里开垦土地的总面积近200万公顷(其中开垦草地约120万公顷,开垦草荒地约80万公顷),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100万公顷。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痛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材料2: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对地球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实现对全球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以及农产品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根据材料1,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用了先进的________技术手段。
2.从水分资源状况分析,以上三个地区除三江平原属________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被撂荒的地区应采取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________。
A.禁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
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
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
D.引进耐碱作物品种,改良盐碱化土地
E.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
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根据材料2,回答下列问题:
4.根据材料推测,应用“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5.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6.试设计一项应用GIS的课题研究项目。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