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两种图示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 (2)a.b.c三条等年降水量线间的大小关系如何(用>.<或=符号表示)?为什么? (3)丙处是腾格里沙漠是我国著名的流动沙漠.你认为可采取何种措施防止附近铁路被沙漠覆盖? (4)乙所在的狭长地形区是 .有人建议将图中河流水引来此处灌溉.此方案虽有不少好处.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你认为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 (5)甲城与重庆相比.相同或相近的城市区位条件有哪些? (6)丁所在省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这种移民方式被称为吊庄移民.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请问为何要将部分群众从南部地区移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两种图示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

(2)abc三条等年降水量线间的大小关系如何(用>、<或=符号表示)?为什么?

(3)丙处是    沙漠。此沙漠为流动沙漠,可采取何种措施防止附近铁路被沙漠覆盖?

(4)乙所在的狭长地形区是     ,有人建议将图中河流水引来此处灌溉,此方案虽有不少好处,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你认为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

(5)甲城与重庆相比,相同或相近的城市区位条件有哪些?

(6)丁所在省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这种移民方式被称为吊庄移民,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请问为何要将部分群众从南部地区移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两种图示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

(2)a、b、c三条等年降水量线间的大小关系如何(用>、<或=符号表示)?为什么?

(3)丙处是腾格里沙漠是我国著名的流动沙漠,你认为可采取何种措施防止附近铁路被沙漠覆盖?

(4)乙所在的狭长地形区是       ,有人建议将图中河流水引来此处灌溉,此方案虽有不少好处,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你认为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

(5)甲城与重庆相比,相同或相近的城市区位条件有哪些?

(6)丁所在省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这种移民方式被称为吊庄移民,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请问为何要将部分群众从南部地区移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完成⑴~⑶问题。(26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地图。

材料二: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材料三:图示甲地所在的地级行政区农业发展极具特色:种植业年产小麦、玉米等粮食100万吨。盛产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年产60多万吨。

⑴简析图示区域“雪山、碧水、草原、沙漠”景观的地理条件。(6分)

⑵分析该区域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自然条件?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12分)

⑶该区域工业也极具特色,请列举该地区典型的两类工业部门,并选其中一类工业说明其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两种图示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

 (2)a、b、c三条等年降水量线间的大小关系如何(用>、<或=符号表示)?为什么?

 (3)丙处是       沙漠。此沙漠为流动沙漠,可采取何种措施防止附近铁路被沙漠覆盖?

 (4)乙所在的狭长地形区是       ,有人建议将图中河流水引来此处灌溉,此方案虽有不少好处,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你认为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

 (5)甲城与重庆相比,相同或相近的城市区位条件有哪些?

 (6)丁所在省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这种移民方式被称为吊庄移民,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请问为何要将部分群众从南部地区移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三处,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处,为什么?

(2)分别写出甲城与重庆的城市地域形态类型,说明两城市有哪些相同的城市区位条件?

(3)乙所在的狭长地形区是________,有人建议将图中河流水引来此处灌溉,此方案虽有不少好处,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你认为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

(4)丙处附近是________铁路,该铁路线布局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丙沙漠为流动沙漠,可采取什么措施防止附近铁路被沙漠覆盖?

(5)丁处为我国著名的________湖,其水量________月最大(1月或7月)。列举两种该湖所在省区丰富的能源资源: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