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世界人口达到60亿的时间是 ( )
A.1999年 10月10日 B.1999年10月12日
C.1998年10月11日 D.1998年10月2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 | 京津冀地区 | 东北三省 |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 23 798 | 11 335 | 13 094 | 12 957 | 61 184 |
(52.2%)增速 均值 | 14.8% | 15.5% | 12.2% | 10.7% | 9.1% |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6∶52.1∶41.9 | 4.9∶49.8∶45.3 | 10.0∶45.7∶44.3 | 12.8∶49.7∶37.5 | |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5.1∶54.6∶40.3 | 4.1∶52.4∶43.5 | 9.5∶47.2∶43.3 | 12.5∶50.4∶37.1 | 14.6∶52.3∶33.1 |
材料二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双项选择)( )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
(双项选择题)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读图9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湖北大于河北 B.山西大于江西
C.天津大于重庆 D.湖南大于海南
我国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内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者数量较多 B.市场化程度较高
C.企业规模较大 D.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图9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42~43题。(双项选择题)
42.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43.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8分)
(1)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 。
(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填字母)
(3)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 。
(4)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因此 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5)下列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题)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