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中四地, “横看成岭侧成峰 的是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日总量(焦/cm2)状况.完成2-3题. 纬度 90°N 70°N 50°N 30°N 0° 30°S 50°S 70°S 90°S 3-21 0 1322 2481 3343 3862 3343 2481 1322 0 6-22 4644 4364 4268 4205 3406 1883 711 0 0 9-23 0 1305 2452 3301 3816 3301 2452 1305 0 12-22 0 0 757 2008 3636 4489 4556 4661 4958 2.造成同一纬线上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公转速度的变化 C.自转速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 3.造成70°N纬线上6月22日比70°S纬线上12月22日太阳辐射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变化 B.公转速度的变化 C.自转速度的变化 D.近.远日点的变化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世界人口达到60亿的时间是                     (  )

A.1999年 10月10日        B.1999年10月12日   

C.1998年10月11日        D.1998年10月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小时。
(2)甲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小时,乙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小时。
(3)甲地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线,乙地的纬度数为________。
(4)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日期,其数值为________。
(5)当太阳直射乙地一个月后,丁地正午日影渐短,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