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图丙为1985年~2005年图甲中Ⅰ.Ⅱ.Ⅲ三地各年赤潮发生次数曲线图.有关Ⅱ地赤潮发生次数比Ⅰ.Ⅲ两地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Ⅱ地沿海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 ②Ⅰ.Ⅲ两地水深.Ⅱ地水浅 ③Ⅱ地沿海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废弃物排放量大 ④Ⅱ地水温高于Ⅰ.Ⅲ两地水温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下图为神舟七号飞船M绕地球公转轨道及方向示意图.若飞船M第一次到达P点的时间是2008年9月26日7时.飞船M往返于最南与最北的时间间隔是90分钟.回答11~12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下表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

粮食单产(吨/公顷)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48

4.47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大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下表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

粮食单产(吨/公顷)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48

4.47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大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E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下表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价

  粮食甚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

  粮食单产(吨,公顷)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48

4.47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读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

材料二 下表是上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

粮食单产(吨/公顷)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84

4.47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什么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读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

材料二 下表是上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

粮食单产(吨/公顷)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84

4.47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2分)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什么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2分)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