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对于B类国家.有关城市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人口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B.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很快 C.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成长 D.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下图是某地区1950年--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20-21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正确的是
    ①紧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通江达海,区位优势明显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土地价格低、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好
    ⑤国家政策优惠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2、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
A、发达地区原主导产业的移出,肯定会削弱该地区的经济实力
B、产业转入地区可以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C、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但不会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
D、对迁入地而言,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源,资源的消耗会导致环境问题,环境对人口的生产、分布又具有限制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1)

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直接来源于自然资源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

C.

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

D.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

(2)

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

[  ]

A.

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B.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C.

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

D.

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3)

关于人口与土地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发展中国家土地使用较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小,所以人口数量多

B.

发达国家对土地使用不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大,故人口的数量少

C.

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农村人口比例大,人均耕地少,土地承受压力大

D.

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城市人口比例大,土地承受压力小

(4)

关于矿产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目前,某些矿产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有些甚至出现枯竭

B.

矿产资源是人类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C.

随着科技的进步,矿产资源被利用的种类将会增加

D.

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1:南美洲局部地理概况图。图中城市为百万人口城市。

材料2: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总数与城市人口比重

国家

中国

印度

巴西

美国

法国

日本

人口总数(亿人)

12.95

10.41

1.74

2.88

0.62

1.27

城市人口比重(%)

37.7

27.9

81.7

77.4

75.5

78.9

材料3: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

(1)B处附近海岸的旗型树冠的朝向是__________。若A处河中心有一个沙洲,则沙洲最有可能首先同__________(北或南)岸相连。

(2)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说明河流A水量丰富的原因。

(3)B处沿海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分析该气候在B处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4)巴西百万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根据材料2和材料3对巴西的城市化特点作简要评价。

(5)有关巴西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主要耕作区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高原地区以种植咖啡为主

C.亚马孙平原适宜种植水稻

D.高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迁移农业

E.主要农产品有咖啡和可可

答案:(1)西北 南

(2)地形:西、北、南三面地势高,利于雨水汇集;湿润气流由东面进入,利于形成地形雨。气候:流域内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特点:①分布纬度低,②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原因:①西部沿海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无法向东扩展),②沿岸有寒流经过。

(4)沿海(沿河)地区

城市化水平高,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由于城市化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容易导致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小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 ②③⑤

3.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问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1. A.
    管道运输
  2. B.
    高压输电
  3. C.
    水陆联运
  4. D.
    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1. A.
    ①②④
  2. B.
    ①③④
  3. C.
    ③④⑤
  4. D.
    ②③⑤

3.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1.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2. B.
    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3. C.
    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4. D.
    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