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南部的苍南县马站镇沿海地区登陆,中心附近风力为17级,成为50年来最强的一次台风,给闽、浙两省带来严重灾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表示“桑美”在浙江苍南县马站镇登陆后所测气压和平均风速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2)这一天气系统中心是从A、B、C三地中________地过境的。
(3)A地在12时风速突然很低的原因是
[ ]
A.台风中心经过
B.旋涡风雨区经过
C.外围大风区经过
D.台风已过境
(4)有关该天气系统给我国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害无利,给我国带来强风暴雨和洪涝灾害
B.有利有弊,弊是带来强风暴雨和洪涝灾害;利是带来丰富降水,减轻伏旱,缓解酷暑高温
C.造成我国北方地区长期无降水,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畜饮水困难
D.对我国工农业生产无不利影响
(5)台风在登陆后为何势力会逐渐减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减轻台风带来的灾害,应当积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珠三角地区图”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结合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经济市场化和外向开放程度最高,地区生产总值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地区,2007年超过台湾地区,赶超亚洲“四小龙”目标已完成大半。
材料二:来自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报告显示,2008年1-9月份,广东关闭、停业、歇业和搬迁的企业达到7148家。其中传统的
“三来一补”加工业影响最大,东莞便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材料三:2009年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正式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2月7日,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在深圳开工。
(1)下列关于广东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B.信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C.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
D.光、热、水资源丰富,且组合较好
E.西南端的雷州半岛为我国最大的半岛
F.沿海地带以海蚀地貌、河口三角洲地貌为主
(2)改革开放以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产业使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分析珠三角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
(3)近年来的世界金融危机给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环节的珠三角经济带来严重影响。面对挑战,珠三角经济要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珠三角发展的意义:________。
(5)《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珠三角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其中一点是要把广东建设成我国重要的核电基地和核电装备基地。试分析国家在广东优先发展核电的原因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北段西宁至格尔木早已修建完,南段于2 005年1 0月1 5铺通,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上海到拉萨特快列车已于十月黄金周中首次运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据新华社西宁2005年8月1 5日电)。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在材料二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该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同步卫星监测技术
(2)连接青藏铁路北段与南段的铁路枢纽是 ,北段穿过我国的 盆地,南段将穿过我国面积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
(3)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太阳能
地热能
(4)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A.变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5)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单项选择)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6)青藏铁路约有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多项选择)
A.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B.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C.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D.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7)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大规模开发西藏的矿产资源
B.促进民族团结与区域文化交流
C.在喀斯特地区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热线
D.完善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北段西宁至格尔木早已修建完,南段于2 005年1 0月1 5铺通,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上海到拉萨特快列车已于十月黄金周中首次运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据新华社西宁2005年8月1 5日电)。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在材料二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该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同步卫星监测技术
(2)连接青藏铁路北段与南段的铁路枢纽是 ,北段穿过我国的 盆地,南段将穿过我国面积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
(3)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太阳能
地热能
(4)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
A.变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5)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6)青藏铁路约有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多项选择)
A.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B.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C.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D.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7)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大规模开发两藏的矿产资源
B.促进民族团结与区域文化交流
C.在喀斯特地区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热线
D.完善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8)下图为某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多项选择)
A.该山南坡的白然带比北坡丰富
B.该山北坡相对高度比南坡高
C.该山南坡的雪线比北坡低
D.该山是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