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做部分(甲组共3个小题:第52题4分,第53题6分,第54题10分.乙组共3个小题:第52题4分,第53题8分,第54题8分.)(考生只能选做一组,多做不给分,如两组全做,只以甲组计分.) 甲组 52.右图示一株着生7片叶的植物.将第3和第6片叶用透明小袋包住,并分别向内充入具 放射性的14CO2,经光照一段时间.请回答: (1)第1片叶中出现带放射性的糖,主要来自第 片叶. (2)根系中出现带放射性的糖,主要来自第 片叶. (3)在地上部分,除第3.6片叶外,含放射性糖最多的部位 是 . (4)在第3.6片叶中合成的带有放射性的糖是通过茎部 输送 出去的. 53.试根据下列植物性神经对部分器官的支配示意图回答: (1)植物性神经可分为功能相反的 两大类. (2)图中①属于 神经,它对虹膜作用的结果是 (3)当③受到麻醉后,心脏的搏动将 ;胃的蠕动将 . (4)人遇到危险时,在①.②.③.④.⑤中活动加强的有 54.下图为一正常心脏的左侧部分在一个心动周期不同阶段的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指出上列各图所处的生理活动阶段: ①处于心室舒张后期的是( ) ②处于心室舒张初期的是( ) ③处于心室收缩初期的是( ) ④处于心室收缩后期的是( ) (2)在上列各心脏示意图的适当位置,添画主动脉瓣,并表示它在该时期的活动情况. (3)已知某人心脏的心房收缩期为3/32秒,心房舒张期为21/32秒,心室收缩期为9/32秒,心室舒张期为15/32秒,每博输出量为60毫升.试求: ①该人的心率为 ②把一种对人体无害,但不能透出血管的试剂9mg由静脉一次性注入该人体内,在安静情况下经一定时间后抽取血样检查,发现该试剂浓度已稳定在2mg/L,则该人全部循环血量通过心脏一次的时间为 分钟. 乙组 52.下图是E.F.G为3个用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E和F体积相同,G体积较大,三者置于盛有溶液丙的大容器内.原初3个小玻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三种溶液的水热高低顺序为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请回答: (1)1小时后,管e和管f的液面升降变化是 管e 管f A. 下降 下降 B. 下降 上升 C. 上升 上升 D. 上升 下降 (2)下列曲线图中能显示管f和管g内液面可能变化的是 53.血红蛋白与氧能进行可逆性结合.下图示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比随氧分压高低而变化的情况.已知,肺泡里氧的分压是100mmHg,组织中氧的分压是40mmHg.并已测得每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最多能结合氧 20mL.问: (1)在肺泡里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达 %. (2)在组织里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达 %. (3)每1000mL血从肺泡流经组织释放的氧气可达 mL. (4)剧烈运动时,骨胳肌组织内氧分压下降至20mmHg,此时每1000mL血从肺泡流经骨胳肌时可释放氧气 mL. (5)如若乘飞机到某一高原地带,由于大气压降低,肺泡氧分压从100mmHg降至80mmHg,此时,人是否会感到呼吸困难?试从血的运氧量变化来加以说明. 54.用人的血清注射到家兔体内后,再用该兔的血清与人和其他3种动物的血清相结合,得到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人的血清对家兔起到 作用,此时家兔的血清中会出现 ,其化学组成为 . (2)根据上图所示,可说明黑猩猩血清中的 在结构和性质上与 的最相似,从而说明两者之间有着 . (3)上述方法称为 ,能为生物进化提供 上的证据.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9乐山市二调研)(20分)仔细阅读下面两个小题回答有关问题。

Ⅰ.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菌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和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把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研究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①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和1000m处的野菊幼苗同时移栽于海拔10m,其他因素相当的环境中。

②实验对照:生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野菊。

③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海拔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花只手遗传因素影响,实验结果是: 移栽至海拔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海拔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

Ⅱ.呼吸作用的本质是葡萄糖等低物的脱氢氧化过程。右图所示是一个可以测量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的装置。烧杯中装有150ml煮沸后冷却的1%葡糖糖溶液,一定数量的酵母菌和少量亚甲基蓝(亚甲基蓝是一种人造氢受体,氧化态时呈蓝色,还原态时呈无色)。比色计是检测光源通过溶液后光强度变化的仪器,本实验开始时经比色计检测,右图装置的液体光的透过率逐渐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使亚甲基蓝失去蓝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温度对无氧呼吸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相关的实验,并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根据结果推测该同学的实验步骤:

a.     设计__________组如题中所示实验装置并编号。

b.     将上述装置分别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条件下水浴,其他条件相同适宜。

c.     异端时间后,用____________分别测定每组溶液的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

(1)在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
                                                             
(2)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                   
(4)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a、b、c、d、e 5个大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      个;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5)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长,第5天开始A 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第6天结束实验。请用曲线在图中表示出A、B、C三组结果的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

(1)在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

                                                               

(2)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                   

(4)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a、b、c、d、e 5个大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       个;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5)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长,第5天开始A 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第6天结束实验。请用曲线在图中表示出A、B、C三组结果的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 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

(1)在实验中,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并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    处理。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            

(4)如果观察到如图所示a、b、c、d、e 5个大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    个;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分)回答下功Ⅰ、Ⅱ两个小题

  I.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人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1) 某T0植株体细胞含有1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中,种皮中含有HVA基因的种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某些T0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①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_______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_______类型。

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0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Ⅱ.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

(1)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 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 XnXn、XNY等均视为纯台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l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子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 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