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8深圳市九校联考)(10分)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病(A-a)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世代相传;乙病(B-b)的发病率较低,往往是隔代相传。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根据材料作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主要理由是 。
(2)下图是该小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Ⅰ-3的基因型为 ,Ⅱ-6的基因型为 。
②Ⅲ-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其致病基因最终来自于 号。
③Ⅳ-11患甲病的概率为 ,只患乙病的概率为 ,不患病的概率为 。
某校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一种________遗传病(显性或隐性)。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一种________遗传病(显性或隐性)。
(2)下图是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患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患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请回答:
①Ⅱ7的基因型________。Ⅲ10的基因型________。
②如果Ⅳ11是男孩,只患甲病的几率为________。
③如果Ⅳ11是患乙病女孩,患病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
关于生物实验(10分)
Ⅰ.有关“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实验
(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A.a B.b C.c D.d
(2)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A过程叫解离,作用是使根尖组织细胞分散开
②B过程叫漂洗,主要目的是洗净解离液
③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使细胞相互分散开
④E过程中需要先在高倍镜下找到根尖的生长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⑶下图为某同学对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其中所标记的色素名称或颜色正确的是
⑷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过程,其中操作和叙述都正确的是
①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②图乙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m×2m样方范围内进行的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圆圈表示个体。则这块地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3.25(单位:株/m2)
③图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
④图丁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操作过程,其中最佳的植物组织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⑸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是
⑹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显微测微尺是测量微小生物体或结构的有效工具。经标定安装于l6×目镜中的测微尺在低倍镜(10×)视野中的每小格长度为6.71um,在高倍镜(40×)视野中每小格长度为1.68um。如果在l6×目镜和40×物镜构成的视野中,蚕豆叶表皮气孔保卫细胞在目镜测微尺的测量下测得其细胞长度是12格,则该细胞的具体长度值是 微米;如果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则酵母菌在目镜测微尺上的长度是 格。
Ⅱ.关于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资源、工业原料及适宜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1)目前,检测种内、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2)某同学对校园一角的生物种群丰富度进行了测量,并得到相应数据如下:
物种(编号) |
个体数 |
甲 |
5 |
乙 |
10 |
丙 |
15 |
丁 |
20 |
若物种丰富度指数公式为:
则该校园一角物种丰富度指数的计算结果为: (2分)。在物种数目一定的情况下,各物种生物个体均匀程度越高,该指数就越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