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2年11月,我国科学家完成了对水稻粳稻基因组第4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准确 测定,拼接后总长为3500万个碱基对,准确度为99.99%,覆盖了染色体全长序列98%的区域,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组预测图的标准,同时我国科学家对水稻第4号染色体所含基因对进行预测分析,鉴定出4658个基因,并注释了它们在染色体上的准确位置,为进一步鉴定这些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决定品种与产量的是水稻的________。
(2)“世界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中的测序是指________________。
(3)在水稻第4号染色体中,估计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不超过全部碱基对的10%,则平均每个基因最多含有________个碱基对。
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去年是暖冬,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
了如下处理:Ⅰ.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均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A组 (原始水样) | 0.2 | 0.3 | 0.3 | 1 | 10 | 10 | 7 | 7 | 6.5 |
B组 (添加N) | 1 | 1.5 | 2 | 2.5 | 20 | 19 | 18 | 17 | 18 |
C组 (添加P) | 8 | 9 | 9.5 | 10 | 11 | 9.5 | 7.5 | 7.5 | 7 |
D组 (无添加) | 0.2 | 0.2 | 0.3 | 1 | 10 | 9 | 7 | 7 | 6.5 |
a.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
b.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和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去年是暖冬,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度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____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______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一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I.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A组(原始水样) | 0.2 | 0.3 | 0.3 | 1 | 10 | 10 | 7 | 7 | 6.5 |
B组(添加N) | 1 | 1.5 | 2 | 2.5 | 20 | 19 | 18 | 17 | 18 |
C组(添加P) | 8 | 9 | 9.5 | 10 | 11 | 9.5 | 7.5 | 7.5 | 7 |
D组(无添加) | 0.2 | 0.2 | 0.3 | l | 10 | 9 | 7 | 7 | 6.5 |
① 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____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和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
(1)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直接关系到世界一半人口的生活质量。而决定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则是________。
(2)“世界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中的测序是指________。
A.DNA的碱基排列顺序
B.基因的排列顺序
C.信使RNA的排列顺序
D.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3)已知1个核苷酸长度为0.34nm(纳米),则水稻第4号染色体的DNA分子长度为________m。
(4)在水稻第4号染色体中,估计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不超过全部碱基对的10%,试问平均每个基因最多含有________个碱基对。
(5)关于材料中提到的染色体、基因、碱基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碱基对是由DNA分子中A与T(或T与A)、C与G(或G与C)配对形成的
B.染色体是水稻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水稻每个基因都由4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6)水稻食用部分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部分,该部分是由________发育来的。
(7)水稻某基因有碱基1200个,则它控制合成含两条肽链的蛋白质所具有的氨基酸数、脱水数依次是________。
A.200、199
B.200、198
C.400、199
D.400、198
(8)由“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研究可知,目前生物学在微观方面的研究已深入到________水平。
(9)我国科学家在测序第4号染色体的同时,还对另一亚种籼稻广陆矮4号染色体序列进行测定,通过对两个品种连续长达230万个DNA碱基对相应序列的同源比较,首先报道了水稻两个主要栽培稻(籼稻、粳稻)间的基因组成、顺序及DNA基因水平上的一些异同,从而揭示了________。
(10)试简述我国这一项研究成果的意义。
2002年11月,我国科学家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了对水稻粳稻基因组第4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拼接后总长为3500万碱基对,精确度为99.99%,覆盖了染色体全长序列98%的区域,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组测序图的标准。同时,我国科学家对水稻第4号染色体所含基因进行预测分析,鉴定出4658个基因,并注释在染色体上的准确位置,为进一步鉴定这些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始于1998年,由日本、美国、中国、法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发起并参与,我国承担水稻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请回答:
(1)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直接关系到世界一半人口的生活质量。而决定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则是________。
(2)“世界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中的测序是指________。
A.DNA的碱基排列顺序
B.基因的排列顺序
C.信使RNA的排列顺序
D.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3)已知1个核苷酸长度为0.34nm(纳米),则水稻第4号染色体的DNA分子长度为________m。
(4)在水稻第4号染色体中,估计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不超过全部碱基对的10%,试问平均每个基因最多含有________个碱基对。
(5)关于材料中提到的染色体、基因、碱基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碱基对是由DNA分子中A与T(或T与A)、C与G(或G与C)配对形成的
B.染色体是水稻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水稻每个基因都由4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6)水稻食用部分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部分,该部分是由________发育来的。
(7)水稻某基因有碱基1200个,则它控制合成含两条肽链的蛋白质所具有的氨基酸数、脱水数依次是________。
A.200、199
B.200、198
C.400、199
D.400、198
(8)由“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研究可知,目前生物学在微观方面的研究已深入到________水平。
(9)我国科学家在测序第4号染色体的同时,还对另一亚种籼稻广陆矮4号染色体序列进行测定,通过对两个品种连续长达230万个DNA碱基对相应序列的同源比较,首先报道了水稻两个主要栽培稻(籼稻、粳稻)间的基因组成、顺序及DNA基因水平上的一些异同,从而揭示了________。
(10)试简述我国这一项研究成果的意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