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对矮杆对易染病(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让矮杆抗病与高杆抗病的水稻杂交,得到的子代为高杆抗病和高杆易染病. ①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 ②子代出现两种表现型的关键原因是:两亲本在形成配子时. 发生了分离. (2)让基因型为AaBb 的水稻自交,获得子一代. ①子一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是 . ②子一代中最符合育种要求的基因型为 . (3)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符合人类需要的水稻变异植株.可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将该突变性状保留下来.其培育的过程是: 一→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一→ 一→移栽发育成完整植物. (4)我国科学家成功地把螺旋藻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植入普通水稻基因中.该转基因水稻的生长周期显著缩短.光合作用速率增长70%.淀粉含量大幅增加.达到了周期短.见效快.粮食增产的目的. ①若该基因在水稻细胞中不能表达.理论上应对该基因结构中的 部分进行修饰. ②为了避免转基因水稻携带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最好将该基因植入水稻细胞的 DNA中. ③简要写出确定“螺旋藻基因是转移到叶绿体内还是转移到染色体上? 的步骤.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               ,具体发生在           时期。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预期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               ,具体发生在           时期。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预期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高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在图A所示杂交过程中,F1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________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后再用________处理,所得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理论上占________,此育种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

(2)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A程序得到F2后,应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________,导致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3)若将图A中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B所示,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稻抗病(T)对易染病(t)、高杆(D)对矮秆(d)完全显性。以杂合子(TtDd)种子为原始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纯合子(TTDD)的方法是


  1. A.
    种植→自交→选双显性个体→纯合子
  2. B.
    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生长素处理→纯合子
  3. C.
    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4. D.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稻抗病(T)对易染病(t)、高杆(D)对矮秆(d)完全显性。以杂合子(TtDd)种子为原始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纯合子(TTDD)的方法是

[  ]
A.

种植→自交→选双显性个体→纯合子

B.

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生长素处理→纯合子

C.

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