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乙醇催化实验”中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反应一段时间后,若移去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则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填“发热”或“吸热”)反应;
(3)实验过程中D处铜丝网有红色和黑色交替出现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现象①:红色变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②:黑色变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实验现象中可以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
(4)装置B、F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乙醇催化实验”中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反应一段时间后,若移去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则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填“发热”或“吸热”)反应;
(3)实验过程中D处铜丝网有红色和黑色交替出现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现象①:红色变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②:黑色变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实验现象中可以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
(4)装置B、F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乙醇催化实验”中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反应一段时间后,若移去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则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填“发热”或“吸热”)反应;
(3)实验过程中D处铜丝网有红色和黑色交替出现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现象①:红色变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②:黑色变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实验现象中可以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
(4)装置B、F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由于电子的____________不相同,因此,它们运动的____________也不相同。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____________的区域运动,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____________的区域运动。根据这种差别,我们可以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____________。从内向外编号依次为1、2、3…n层。
电子层(n) | 1 | 2 | 3 | 4 | 5 | 6 | 7 |
符号 |
|
|
|
|
|
|
|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___________,离核___________的电子层里,然后依次排布在能量___________的电子层里。
②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个。
③除K层外,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个,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18个,倒数第三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32个。
A、B、C、D、E均为钠盐,D、E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都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向B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见光变暗至灰至黑。A、B或B、C溶液混合均无明显现象,若将A、B、E和B、C、E分别按1:5:6和1:1:2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溶液都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甲。D、E溶液混合能产生具有漂白性的刺激性气体乙。甲与乙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会产生两种酸。B与E固体混合不反应,加热则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丙。若将气体丙通入A或C溶液中均能产生气体甲。甲气体通入D溶液,颜色会消失。若将A、D、E按2:1:1物质的量之比混合,能产生黄色气体丁。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之。
①.A + B + E → : ▲
②.D + E → : ▲
③.甲+乙+ H2O → : ▲
④.A + D + E → : ▲
⑵.丁气体消毒漂白性比甲强,是更理想的漂白试剂。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丁气体处理水的能力是甲的 ▲ 倍;相同质量的丁气体处理水的能力是甲的 ▲ 倍。
⑶.历史上曾把某元素的最高价的含氧酸称为某酸,如N、P、S等。A盐中对应的酸并不是该元素的最高价的含氧酸(当时误认为是最高价)。电解技术进入化学研究领域后,通过惰性材料电解A的水溶液,产生新的含氧酸盐(M=122.5 g·mol-1),我们可以把与其对应的酸称为高某酸。取出100 mL A盐溶液进行电解(惰性电极,通直流电),数小时后,收集到的阴、阳两极气体分别为6.72L和2.24L(已经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
①.阴、阳两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 ▲ 。
②.原A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