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图10-6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可以确定正确的是 A.F甲 = F乙.ρ甲 = ρ乙 B.F甲 = F乙.ρ甲 < ρ乙 C.F甲 < F乙.ρ甲 = ρ乙 D.F甲 > F乙.ρ甲 > ρ乙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的情况,某小组同学分别利用体积相等的不同圆柱体甲、乙和水等进行实验。如图15所示,他们先将高为0.10米的圆柱体甲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并将hF记录在表一中。他们再用高为0.08米的圆柱体乙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h的关系,他们计算每一次实验时F的变化量D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一列中。

① 根据每次实验的记录,分析Fh的关系,可初步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等数据中F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随在水中的深度h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与7或12、13与14等数据中F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3)         

② 小红同学分析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DFh的关系时,发现同样要区分圆柱体是否浸没两种情况来描述结论。她思考后,认为若用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换h,所得出的结论可避免上述问题,则分析DF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14。当小红分析比较表一、二中DF相等时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不同的圆柱体浸在水中,当  (15)  时,测力计示数变化量DF的大小相等。

③ 小明同学在分析小红的结论时,提出:“用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代h” 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V=Sh。那么不规则物体浸入水中,DFV是否存在同样的关系?随后小明进行实验解决该问题。他设计了表三用以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完成表三中空缺的栏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的情况,某小组同学分别利用体积相等的不同圆柱体甲、乙和水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先将高为0.10米的圆柱体甲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并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他们再用高为0.08米的圆柱体乙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每一次实验时F的变化量△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一列中.
表一(圆柱体甲,高0.10米)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F
(牛)
122.0
20.0220.41.6
30.0518.04.0
40.0617.24.8
50.0815.66.4
60.1014.08.0
70.1214.08.0
表二(圆柱体乙,高0.08米)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F
(牛)
826.0
90.0224.02.0
100.0422.04.0
110.0620.06.0
120.0818.08.0
130.1018.08.0
140.1218.08.0
①根据每次实验的记录,分析F和h的关系,可初步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随在水中的深度h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与7或12、13与14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②小红同学分析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h的关系时,发现同样要区分圆柱体是否浸没两种情况来描述结论.她思考后,认为若用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换h,所得出的结论可避免上述问题,则分析△F与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当小红分析比较表一、二中△F相等时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不同的圆柱体浸在水中,当______时,测力计示数变化量△F的大小相等.
③小明同学在分析小红的结论时,提出:“用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代h”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V=Sh.那么不规则物体浸入水中,△F与V是否存在同样的关系?随后小明进行实验解决该问题.他设计了表三用以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完成表三中空缺的栏目.
表三
实验
序号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
16
17
18______
19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的情况,某小组同学分别利用体积相等的不同圆柱体甲、乙和水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先将高为0.10米的圆柱体甲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并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他们再用高为0.08米的圆柱体乙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每一次实验时F的变化量△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一列中.
表一(圆柱体甲,高0.10米)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F
(牛)
122.0
20.0220.41.6
30.0518.04.0
40.0617.24.8
50.0815.66.4
60.1014.08.0
70.1214.08.0
表二(圆柱体乙,高0.08米)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F
(牛)
826.0
90.0224.02.0
100.0422.04.0
110.0620.06.0
120.0818.08.0
130.1018.08.0
140.1218.08.0
①根据每次实验的记录,分析F和h的关系,可初步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随在水中的深度h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与7或12、13与14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②小红同学分析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h的关系时,发现同样要区分圆柱体是否浸没两种情况来描述结论.她思考后,认为若用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换h,所得出的结论可避免上述问题,则分析△F与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当小红分析比较表一、二中△F相等时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不同的圆柱体浸在水中,当______时,测力计示数变化量△F的大小相等.
③小明同学在分析小红的结论时,提出:“用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代h”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V=Sh.那么不规则物体浸入水中,△F与V是否存在同样的关系?随后小明进行实验解决该问题.他设计了表三用以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完成表三中空缺的栏目.
表三
实验
序号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
16
17
18______
19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同一物体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把高为0.2米的实心圆柱体先后竖直浸没于甲、乙、丙三种液体中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实验中,他们改变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利用仪器测得圆柱体下(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下(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表中,F1为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表一 甲液体(ρ=0.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米)
F1
(牛)
F2
(牛)
10.30824
20.452036
30.6753854
表二 乙液体(ρ=1.0×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米)
F1
(牛)
F2
(牛)
40.24424
50.361636
60.543454
表三 丙液体(ρ=1.2×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米)
F1
(牛)
F2
(牛)
70.20024
80.301236
90.453054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等数据中的距离h和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F1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深度相同时,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力越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等数据中的距离h和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F2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________.
③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压力F2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可得,___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与2、5、8与3、6、9可得,________.
④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压力F2与F1的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可得,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可得,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同一物体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把高为0.2米的实心圆柱体先后竖直浸没于甲、乙、丙三种液体中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实验中,他们改变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利用仪器测得圆柱体下(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下(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表中,F1为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表一 甲液体(ρ=0.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米)
F1
(牛)
F2
(牛)
10.30824
20.452036
30.6753854
表二 乙液体(ρ=1.0×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米)
F1
(牛)
F2
(牛)
40.24424
50.361636
60.543454
表三 丙液体(ρ=1.2×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米)
F1
(牛)
F2
(牛)
70.2024
80.301236
90.453054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等数据中的距离h和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F1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深度相同时,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力越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等数据中的距离h和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F2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______.
③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压力F2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可得,_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与2、5、8与3、6、9可得,______.
④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压力F2与F1的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可得,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可得,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