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决定于物体的冷热状态.温度的同低可以凭感觉来判断.但感觉并不完成正确.例如冬天.用手触摸室外的铁块和木块时.会感到铁块更冷些.于是认为铁块的温度比木块的低.实际上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都与气温相同.只是由于铁块比木块善于传热.要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需要用温度计来测量. (2)温度的单位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20℃读作20摄氏度.不能读成20度.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K表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明刚学了热传递的知识,想到了一个问题: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还是温度?小明想到晚上洗澡时,用热水和冷水兑成温水,这不就是热传递现象吗?他决定用实验来研究.他从实验室借来量筒、烧杯、温度计、量热器(一种容器,绝热性能好)等器材.他先在量热器中倒入400mL温度为20℃的冷水,又倒入400mL温度为80℃的热水,稍搅拌后测得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50℃,接着他改变了水的体积和热水的初温,又做了三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下表:(小明知道:100mL的水的质量是100g,合0.1kg,下表中水用质量表示)
次数 冷水质量 冷水初温 热水质量 热水温度 混合后总质量 混合后温度t
1 0.4 20 0.4 80 0.8 50
2 0.2 25 0.2 75 0.4  
3 0.2 20 0.4 80 0.6 60
4 0.4 20 0.2 80   4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小明做了下面的计算和分析:(c=4200J/(kg?℃))
(1)请将表格中两空格填全. ______ ______
(2)在第三次实验中,冷水吸收的热量Q=______J,热水放出的热量Q=______J.
小明经过计算和分析,概括了以下几点:
(1)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上升的温度 ______(一定/不一定)等于高温物体下降的温度.
(2)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______(等于/小于/大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
(3)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 ______(能量/温度).
小明经过思考,又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请你帮他
(1)要使一定质量的热水下降一定的温度,所用的冷水需要上升的温度和冷水质量之间成什么定量关系?______.
(2)两种不同物体发生热传递时(无热量损失),要使低温物体上升的温度等于高温物体下降的温度,应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刚学了热传递的知识,想到了一个问题: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还是温度?小明想到晚上洗澡时,用热水和冷水兑成温水,这不就是热传递现象吗?他决定用实验来研究.他从实验室借来量筒、烧杯、温度计、量热器(一种容器,绝热性能好)等器材.他先在量热器中倒入400mL温度为20℃的冷水,又倒入400mL温度为80℃的热水,稍搅拌后测得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50℃,接着他改变了水的体积和热水的初温,又做了三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下表:(小明知道:100mL的水的质量是100g,合0.1kg,下表中水用质量表示)
次数冷水质量冷水初温热水质量热水温度混合后总质量混合后温度t
10.4200.4800.850
20.2250.2750.4
30.2200.4800.660
40.4200.280 4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小明做了下面的计算和分析:(c=4200J/(kg?℃))
(1)请将表格中两空格填全. ____________
(2)在第三次实验中,冷水吸收的热量Q=______J,热水放出的热量Q=______J.
小明经过计算和分析,概括了以下几点:
(1)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上升的温度 ______(一定/不一定)等于高温物体下降的温度.
(2)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______(等于/小于/大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
(3)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 ______(能量/温度).
小明经过思考,又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1)要使一定质量的热水下降一定的温度,所用的冷水需要上升的温度和冷水质量之间成什么定量关系?______.
(2)两种不同物体发生热传递时(无热量损失),要使低温物体上升的温度等于高温物体下降的温度,应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刚学了热传递的知识,想到了一个问题: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还是温度?小明想到晚上洗澡时,用热水和冷水兑成温水,这不就是热传递现象吗?他决定用实验来研究.他从实验室借来量筒、烧杯、温度计、量热器(一种容器,绝热性能好)等器材.他先在量热器中倒入400mL温度为20℃的冷水,又倒入400mL温度为80℃的热水,稍搅拌后测得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50℃,接着他改变了水的体积和热水的初温,又做了三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下表:(小明知道:100mL的水的质量是100g,合0.1kg,下表中水用质量表示)
次数冷水质量冷水初温热水质量热水温度混合后总质量混合后温度t
10.4200.4800.850
20.2250.2750.4 
30.2200.4800.660
40.4200.280 4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小明做了下面的计算和分析:)
(1)请将表格中两空格填全.        
(2)在第三次实验中,冷水吸收的热量Q=    J,热水放出的热量Q=    J.
小明经过计算和分析,概括了以下几点:
(1)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上升的温度     (一定/不一定)等于高温物体下降的温度.
(2)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等于/小于/大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
(3)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     (能量/温度).
小明经过思考,又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1)要使一定质量的热水下降一定的温度,所用的冷水需要上升的温度和冷水质量之间成什么定量关系?   
(2)两种不同物体发生热传递时(无热量损失),要使低温物体上升的温度等于高温物体下降的温度,应满足的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刚学了热传递的知识,想到了一个问题: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还是温度?小明想到晚上洗澡时,用热水和冷水兑成温水,这不就是热传递现象吗?他决定用实验来研究.他从实验室借来量筒、烧杯、温度计、量热器(一种容器,绝热性能好)等器材.他先在量热器中倒入400mL温度为20℃的冷水,又倒入400mL温度为80℃的热水,稍搅拌后测得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50℃,接着他改变了水的体积和热水的初温,又做了三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下表:(小明知道:100mL的水的质量是100g,合0.1kg,下表中水用质量表示)
次数 冷水质量 冷水初温 热水质量 热水温度 混合后总质量 混合后温度t
1 0.4 20 0.4 80 0.8 50
2 0.2 25 0.2 75 0.4  
3 0.2 20 0.4 80 0.6 60
4 0.4 20 0.2 80   4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小明做了下面的计算和分析:(c=4200J/(kg?℃))
(1)请将表格中两空格填全.
50
50
0.6
0.6

(2)在第三次实验中,冷水吸收的热量Q=
33600
33600
J,热水放出的热量Q=
33600
33600
J.
小明经过计算和分析,概括了以下几点:
(1)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上升的温度
不一定
不一定
(一定/不一定)等于高温物体下降的温度.
(2)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等于
等于
(等于/小于/大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
(3)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
能量
能量
(能量/温度).
小明经过思考,又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1)要使一定质量的热水下降一定的温度,所用的冷水需要上升的温度和冷水质量之间成什么定量关系?
反比
反比

(2)两种不同物体发生热传递时(无热量损失),要使低温物体上升的温度等于高温物体下降的温度,应满足的条件是
比热容与质量的乘积相等
比热容与质量的乘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资料短文,回答文章后面的问题.

热的本质的认识过程

  人们已在实践中熟悉了摩擦生热.但摩擦为什么会生热?热是什么?人们很久也没有弄清楚,在古代就对热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把热看成是一种特殊物质,一种认为热是物质的某种运动形式.

  17世纪以后,多数人根据摩擦生热的现象,认为热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不少物理学家都相信这一点,但是这种看法由于缺乏精确的实验根据,还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

  到了18世纪,对热的研究走上了实验科学的道路.把热看成是一种特殊物质的热质说,由于能够解释某些实验结果,因而在当时获得了承认.热质说将热看成一种没有质量或不可称量的流质--热质.它不生不灭,存在于一切物体之中,物体的冷热程度,决定于其中所含热质的多少,热质说对摩擦生热的解释是,摩擦并没有改变热质的总量,但物质在摩擦时比热容降低了,因此摩擦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1798年,英国学者伦福德(1753-1814)在从事枪炮制造时,发现钻孔钻下的金属屑具有极高的温度,用水来冷却时,甚至可以使水沸腾.他怀疑金属屑具有极高温度是不是由于比热容降低造成的,伦福德在他的笔记中写道,由摩擦所生的热,来源似乎是无穷无尽的,要用热质说解释摩擦生热现象,钻下的金属屑的比热容要改变很大才行,于是他设计并做了一系列实验,发现钻下的金属屑的比热容在摩擦时并没有降低.根据实验结果,伦福德断言热质说不足为信,应当把热看成是一种运动形式,热质说的传统地位开始动摇了.

  1799年,英国的戴维做了更加严格的实验.他在0℃以下的露天里,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罩内,使金属轮子和盘在钟表装置的带动下相互摩擦,结果使金属盘上的蜡熔化了.在这个实验中,热不可能是由周围物体传递给蜡的,而且伦福德的实验已经证明,金属也不会由于比热容的降低而放热,那就只能是由于摩擦生热使蜡粒子的运动加快了.戴维的实验有力地打击了热质说.

  此后,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了热和做功的关系,特别是英国科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定量的研究了热和功的关系,证明做了多少机械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成与热相关的能量.焦耳的工作,表明热不是一种特殊物质,同时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彻底否定了热质说,同时为分子动理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经过科学家的长期研究,关于热是一种运动形式的设想,终于成为公认的真理.人们认识到:宏观的热现象原来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表现,物体内部的能量就是物体的内能,热量不是表示物质所含“热质”的多少,而是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

(1)早先人们对热的认识存在几种看法?

(2)英国学者伦福德对用热质说解释摩擦生热现象时做出了怎样的猜想?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的?

(3)支持热是一种运动形式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