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上两个结论是同学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的.在这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证明了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芳同学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某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实验
次数
A处的电流
IA/A
B处的电流
IB/A
C处的电流
IC/A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25 0.30 0.55
(1)小丽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该同学为了完成实验,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把连接电流表正负接线柱的两根导线交换
把连接电流表正负接线柱的两根导线交换

(2)通过对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实验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和可靠性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和可靠性

(4)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在A、B、C三处各串联一个电流表
在A、B、C三处各串联一个电流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一: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如图所示是一种探究方案.
(1)小阳用图中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玩具小车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木板两端的滑轮后,就在两线末端等质量的盘内放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大小
大小
方向
方向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2)探究活动中还要求把小车转过一小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
同一直线
同一直线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本次试验的结论是
二力平衡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二力平衡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实验二: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他们用卷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表:

实验序数 水平板面 高度h/m 水平距离s/m
1 木板 0.10 2.00
2 铺上棉布的板 0.10 3.50
3 玻璃板 0.10 5.00
(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用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顶端
顶端
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速度
速度
相同;
(5)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在下滑高度一定时,水平面越光滑,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越远
在下滑高度一定时,水平面越光滑,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越远
;由此可以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同学们测得如图所示(a)、(b)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实验数据如上所示表格.
(1)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没有用的,但又不得不做,所以,叫
额外功
额外功
(选填“无用功”“有用功”或“额外功”),Fs叫
功,Gh叫
有用功
有用功
功,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是s=
n
n
h.
(2)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出实验1是用
a
a
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b
b
图做的实验.
次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57% 83%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低
越低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加被提升的物重
增加被提升的物重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果没有刻度尺,对于图(b)所示滑轮组,只要测出钩码重为G,然后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
匀速
匀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上升,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值F,就可算出η=
G
5F
×100%
G
5F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同学们测得如图所示(a)、(b)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实验数据如上所示表格.
(1)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没有用的,但又不得不做,所以,叫______(选填“无用功”“有用功”或“额外功”),Fs叫______功,Gh叫______功,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是s=______h.
(2)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__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_____图做的实验.
次数
物理量
123
钩码重G/N446
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
绳端拉力F/N1.81.42.4
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
机械效率η74%57%83%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果没有刻度尺,对于图(b)所示滑轮组,只要测出钩码重为G,然后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上升,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值F,就可算出η=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某同学按如图22所示连接电路;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复上面实验步骤。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阻值不同)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0.10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0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0

0.55

⑴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⑵下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⑶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 (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