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S△PBC |
S△ABc |
S△PCA |
S△ABC |
S△PAB |
S△ABC |
1 |
2 |
1 |
3 |
1 |
6 |
A、点Q在△GAB内 |
B、点Q在△GBC内 |
C、点Q在△GCA内 |
D、点Q与点G重合 |
A.点Q在△GAB内 B.点Q在△GBC内
C.点Q在△GCA内 D.点Q与G重合
设P是△ABC内任意一点,S△ABC表示△ABC的面积,λ1=, λ2=,λ3=,定义f(P)=(λ1, λ, λ3),若G是△ABC的重心,f(Q)=(,,),则
A.点Q在△GAB内 B.点Q在△GBC内
C.点Q在△GCA内 D.点Q与点G重合
设P是△ABC内任意一点,S△ABC表示△ABC的面积,λ1=, λ2=,λ3=,定义,若G是△ABC的重心,f(Q)=(,,),则
A.点Q在△GAB内 B.点Q在△GBC内
C.点Q在△GCA内 D.点Q与点G重合
第Ⅱ卷(共90分)
|
一、选择题:1―5:BACCB 6―10: CDDBA
二、填空题:
11.5600 12.35 13. 14.-2 15.,
三、解答题:
16.解法一 由
得
所以
即
因为所以,从而
由知 从而.
由
即
由此得所以
解法二:由
由、,所以
即
由得
所以
即 因为,所以
由从而,知B+2C=不合要求.
再由,得 所以
所以∠AOB是所折成的直二面角的平面角,即OA⊥OB. 故可以O为原点,OA、OB、OO1所在直线分别为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3,则相关各点的坐标是A(3,0,0),B(0,3,0),C(0,1,),O1(0,0,).从而所以AC⊥BO1.
(II)解:因为所以BO1⊥OC,
由(I)AC⊥BO1,所以BO1⊥平面OAC,是平面OAC的一个法向量. 设是0平面O1AC的一个法向量,
由 得.
设二面角O―AC―O1的大小为,由、的方向可知,>,
即二面角O―AC―O1的大小是
解法二(I)证明 由题设知OA⊥OO1,OB⊥OO1,
所以∠AOB是所折成的直二面角的平面角,
即OA⊥OB. 从而AO⊥平面OBCO1,
OC是AC在面OBCO1内的射影.
因为 ,
所以∠OO1B=60°,∠O1OC=30°,从而OC⊥BO1
由三垂线定理得AC⊥BO1.
(II)解 由(I)AC⊥BO1,OC⊥BO1,知BO1⊥平面AOC.
设OC∩O1B=E,过点E作EF⊥AC于F,连结O1F(如图4),则EF是O1F在平面AOC
内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得O1F⊥AC.
所以∠O1FE是二面角O―AC―O1的平面角.
由题设知OA=3,OO1=,O1C=1,
所以,
从而, 又O1E=OO1?sin30°=,
所以 即二面角O―AC―O1的大小是
18.解:(I)分别记“客人游览甲景点”,“客人游览乙景点”,“客人游览丙景点”
为事件A1,A2,A3. 由已知A1,A2,A3相互独立,P(A1)=0.4,P(A2)=0.5,
P(A3)=0.6.
客人游览的景点数的可能取值为0,1,2,3. 相应地,客人没有游览的景点数的可能取
值为3,2,1,0,所以的可能取值为1,3.
P(=3)=P(A1?A2?A3)+ P()
= P(A1)P(A2)P(A3)+P()
=2×0.4×0.5×0.6=0.24,
1
3
P
0.76
0.24
所以的分布列为
E=1×0.76+3×0.24=1.48.
(Ⅱ)解法一 因为
所以函数上单调递增,
要使上单调递增,当且仅当
从而
解法二:的可能取值为1,3.
当=1时,函数上单调递增,
当=3时,函数上不单调递增.0
所以
19.(Ⅰ)证法一:因为A、B分别是直线l:与x轴、y轴的交点,所以A、B的坐标分别是.
所以点M的坐标是(). 由
即
证法二:因为A、B分别是直线l:与x轴、y轴的交点,所以A、B的坐标分别是设M的坐标是
所以 因为点M在椭圆上,所以
即
解得
(Ⅱ)解法一:因为PF1⊥l,所以∠PF1F2=90°+∠BAF1为钝角,要使△PF1F2为等腰三角形,必有|PF1|=|F1F2|,即
设点F1到l的距离为d,由
得 所以
即当△PF1F2为等腰三角形.
解法二:因为PF1⊥l,所以∠PF1F2=90°+∠BAF1为钝角,要使△PF1F2为等腰三角形,必有|PF1|=|F1F2|,
设点P的坐标是,
则
由|PF1|=|F1F2|得
两边同时除以4a2,化简得 从而
于是. 即当时,△PF1F2为等腰三角形.
20.解(I)从第n年初到第n+1年初,鱼群的繁殖量为axn,被捕捞量为bxn,死亡量为
(II)若每年年初鱼群总量保持不变,则xn恒等于x1, n∈N*,从而由(*)式得
因为x1>0,所以a>b.
猜测:当且仅当a>b,且时,每年年初鱼群的总量保持不变.
(Ⅲ)若b的值使得xn>0,n∈N*
由xn+1=xn(3-b-xn), n∈N*, 知
0<xn<3-b, n∈N*, 特别地,有0<x1<3-b. 即0<b<3-x1.
而x1∈(0, 2),所以
由此猜测b的最大允许值是1.
下证 当x1∈(0, 2) ,b=1时,都有xn∈(0, 2), n∈N*
①当n=1时,结论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n=k时结论成立,即xk∈(0, 2),
则当n=k+1时,xk+1=xk(2-xk)>0.
又因为xk+1=xk(2-xk)=-(xk-1)2+1≤1<2,
所以xk+1∈(0, 2),故当n=k+1时结论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于任意的n∈N*,都有xn∈(0,2).
综上所述,为保证对任意x1∈(0, 2), 都有xn>0, n∈N*,则捕捞强度b的最大允许值是1.
21.解:(I),
则
因为函数h(x)存在单调递减区间,所以<0有解.
又因为x>0时,则ax2+2x-1>0有x>0的解.
①当a>0时,y=ax2+2x-1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ax2+2x-1>0总有x>0的解;
②当a<0时,y=ax2+2x-1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而ax2+2x-1>0总有x>0的解;
则△=4+4a>0,且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正根.此时,-1<a<0.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1,0)∪(0,+∞).
(II)证法一 设点P、Q的坐标分别是(x1, y1),(x2, y2),0<x1<x2.
则点M、N的横坐标为
C1在点M处的切线斜率为
C2在点N处的切线斜率为
假设C1在点M处的切线与C2在点N处的切线平行,则k1=k2.
即,则
=
所以 设则①
令则
因为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故
则. 这与①矛盾,假设不成立.
故C1在点M处的切线与C2在点N处的切线不平行.
证法二:同证法一得
因为,所以
令,得 ②
令
因为,所以时,
故在[1,+上单调递增.从而,即
于是在[1,+上单调递增.
故即这与②矛盾,假设不成立.
故C1在点M处的切线与C2在点N处的切线不平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