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 (1).教材P10 WWW . 1. (2).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 ) A 声音被手挡住了 B 声音被手吸收了 C 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 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3).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 .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 ) A 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 B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 C 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 D耳朵失去听觉 (4).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 A 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 B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5).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6).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 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7).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这说明 能传声. (8).歌中唱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指 . . . (9).“隔墙有耳 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课堂总结   
(1)沸腾的概念:沸腾是在液体 _______和_______同时进行的_______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吸热,但温度_______;
(3)液体的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液体温度达到_______,还要继续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熔化和凝固》基础练习(1)

1.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固态氢 

 

熔点/℃ 

 -39

 1 064

 1 083

 1 300

 -259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

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固体分类  举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温度 

 有无熔点 

 

晶体 

  

  

  

  

 

非晶体 

  

  

  

  

 

 

3.该选哪一项? 

  (1)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 

                                图4—10

4.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6.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7.纯水的凝固点是0℃,海水的凝固点是-2.5℃,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

 

 

 

 

8.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学习了光的基本知识后,根据书本www练习的第三题用可乐筒和半透明薄膜纸制作了一个简易“针孔相机”,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针孔相机”制作的原理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用“针孔相机”看窗外景物,看到的是一个
倒立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等大”);
(3)在用“针孔相机”看烛焰时,相机离烛焰越远,像大小是越来越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根据书本www练习的第三题用可乐筒和透明薄膜纸制作了一个简易“针孔相机”,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针孔相机”制作的原理是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2)用“针孔相机”看窗外景物,看到的是一个
倒立
倒立
(填“正立”或“倒立”) 的像;将烛焰远离小孔的过程中,像大小是越来越
(填“大”或“小”),像的亮度是越来越
(填“亮”或“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根据书本第68页www练习的第三题用可乐筒和透明薄膜纸制作了一个简易“针孔相机”,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针孔相机”看窗外景物,看到的是一个
倒立
倒立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将烛焰远离小孔的过程中,像大小是越来越
(填“大”或“小”),像的亮度是越来越
(填“亮”或“暗”);
(2)物理课上,小明用他制作的“针孔相机”观察窗外的景物发现像边缘模糊不清,是因为
孔太大
孔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