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现代社会的交通网遍布全球,它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交通中的许多问题跟物理知识有关,其中汽车是重要的运输工具.
(1)请你将与汽车的部件相联系的物理知识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例如汽车的发动机→
能量的转化

汽车的后视镜→
光的发散

汽车的安全带→
惯性

(2)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有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分别竖有50m、100m、200m标志牌.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确认牌开始到200m标志牌的时间为8s,则他估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90
km/h.
(3)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以上两段距离之和即为汽车的停车总距离.下表是一个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1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总距离/m
40 7 8 15
50 9 13 22
60 11 20 31
80 15 34 49
100 19 54 73
表中数据表明:
①速度对汽车制动距离的具体影响是
速度越大,制动距离也越大
,为了确保交通的速度安全,对各类车的行驶速度都有限制.另外,行驶的路面的平滑程度也对汽车制动距离有影响,在雨雪天制动距离将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②当这辆汽车在路面上以80 km/h速度行驶,该司机突然发现离车50m远的路中间有一很大的障碍物,立即作出刹车反应并操纵制动器,则该司机能否安全停车?
答:
(选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生活中的平衡力

  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即这几个力合起来的效果为0.生活中许多情况下物体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如放在课桌上的文具盒、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手中握着的汽水瓶、从井里匀速提起的水桶、被两人共同提着的沉重的行李包.平衡力中最简单的情况是二力平衡,如图甲放在课桌上的文具盒,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理解了平衡力的知识,有利于我们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乙,当我们推着一辆小车在地面上匀速前进时,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肯定受到平衡力,竖直方向的一对平衡力是重力和支持力;那么水平方向呢?除了推力,肯定还有一个力与之抵消,那就是摩擦力.再如图丙所示,象棋大师为观众表演时,人们常常见到竖直的磁性棋盘上吸着一颗颗棋子.它为什么不掉下来呢?也许你会认为是由于磁性吸力和重力平衡的缘故吧.其实,真正使棋子不掉下来的力是棋子与磁性板间的摩擦力,它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学了平衡力的知识后,你会分析生活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吗?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吧.

(1)如图所示传送带上一个物体M在图中位置时与传送带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不记空气阻力,则M所受的力有哪些?方向如何?

(2)如图所示,把吸盘贴在竖直墙壁上,挤出盘中部分空气,便可使盘吸在墙上,在盘的挂钩上挂上重物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大气压力跟物体的重力相平衡

B.盘的吸力与物体的重力相平衡

C.盘受到的静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相平衡

D.盘的吸力大于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是物理教学的纲领性文本。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将内容标准分为       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         三个部分。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对不同水平的学习和不同类型的目标要求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请你至少写出6个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                                          。(说明:体验性目标主要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

(3)下表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声和光”的部分“内容标准”。

内 容 标 准

样例与活动建议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1.收集超声波的应用实例。
    2.调查社区或学校中噪声污染的情况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提出防治噪声的建议。    3.阅读投影仪或照相机的说明书,通过说明书学习使用投影仪或照相机。

4.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其他内容标准部分还有有许多类似上述的“样例与活动建议”,请你简要谈谈它们对课程实施有何指导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永 动 机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人们是多么渴望生产一种不需要耗用任何能量而能永远不停工作的机器--永动机.下图所示的是一个永动机的设计方案:轮子中有一个转动轴,轮子边缘安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一端装有一个铁球.方案的设计者认为右边的球与左边的球离轴远些,因此,右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要比左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大.这样轮子就会永无休止地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下去,并且带动机器转动.但事实上并未实现不停息的转动.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个数少,左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小,但是球的个数多.于是,轮子不会持续转动下去而对外做功,只会摆动几下,便停在图中所画的位置上.

  17~18世纪,永动机最为流行,人们曾提出各种永动机设计方案,有采用“螺旋汲水”,有利用轮子的惯性、水的浮力或毛细作用的,也有利用同性磁极之间排斥作用的.18世纪末,不少科学家开始怀疑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1775年,法国科学院决议不再受理永动机的设计方案.这些事实,使人们逐步悟出一个道理:永动机不可能实现是由于某一普遍定律的限制,而这条定律至今还没发现.因此,它启示人们不再为设计永动机而煞费苦心,转而致力于这一未发规定律的挖掘工作.

  17~18世纪,经典力学中已蕴涵着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伦福德等人对摩擦生热的研究,否定了热质说,提示了机械能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1800年发明了电池,不久又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及电磁感应,科学家们进一步展示出了自然界不同现象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图景.在其他方面,如生物学发现了动物的体温和进行机械活动的能量跟它摄取的食物的化学能有关.这一切,都为能量守恒发现做了必要的准备.19世纪40年代,不同国家的十几位科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人们认识到: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使永动机幻梦被彻底地打破.

  在制造上面所说的第一类永动机的这一尝试失败之后,一些人又梦想着制造另一种永动机,希望它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而且既经济又方便.例如,这种可直接从海洋或大气中吸取热量使之转化为机械功.由于海洋和大气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的,因而这种热可永不停息地运转做功,也是一种永动机.然而,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于1851年提出一条新的普遍原理:物质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看来永动机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1)人类梦想制造的永动机有哪几类?为什么都没有实现?

(2)下图是两位发明家自制的永动机模型.你能否和其他同学讨论一下,它们能“永动”吗?

    

(3)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发明与制造永动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地球的同步通信卫星选地面作为参照物,可以说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选地心作为参照物,我们可以认为它又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它绕地心的运动周期为24h,而且身处在大气层外,因而没有与任何物体摩擦、碰撞.根据你的学过知识回答关于同步卫星的问题:
(1)它运动一周过程中,它具有的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它运动一整周过程中,它具有的动能________(选填“增加”、“保持不变”或“减少”);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________(选填“增加”、“保持不变”或“减少”);
(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由于它________ 的缘故,它的运动状态一直在发生改变.
(3)长途电话可以同步卫星或地面基站作为中继站的.通过卫星传播信号,比地面直接通过地面基站传播信号打电话打会延缓一会儿.造成这种延迟的原因之一是无线电波在向卫星和从卫星返回时需要时间.假设人造卫星与地球的距离是36 000km,已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在同一个城市的两个人打电话,估算这个延迟时间大约为________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