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1 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13-65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 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 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N,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 (3) 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 说明 ,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福建省厦门市2003年中考题) 考题2 有一金属柱体.横截面积是一不规则多边形.现有一把刻度尺.但无法直接测量柱体的横截面积.某位同学为测其横截面积.在柱体侧面画了A.B两条横线.并用细线把柱体悬吊在测力计上.他把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并始终保持柱体竖直.当水面到达A横线时.记下了测力计示数.为测出横截面积.还需继续完成两个测量步骤. (1)请把这两个步骤写在下面.并用字母表示所测的物理量: 步骤1: , 步骤2: . (2)请通过计算.得出所测横截面积的表达式. (江苏省盐城市2004年中考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张老师在物理课上让同学们做了两个实验:
①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
②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有些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尽管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但是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于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为了纠正这部分同学的错误认识,你能将实验进行改进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吗?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明、李丽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王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钟表铃声越来越________。(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___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张老师在物理课上让同学们做了两个实验:①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②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有些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尽管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但是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于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为了纠正这部分同学的错误认识,你能将实验进行改进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吗?你的改进方法是:                                  

(3)王明、李丽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王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得出结论; C、分析归纳;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王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小红和小王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分别提到了以下猜想:
小明: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红: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小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接触面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
步骤1:把长方形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
步骤2:在长方形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

(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验证哪种猜想的正确?
(3)为了检验小王的猜想是否正确,可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4)在步骤2中,若木块和砝码的总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则砝码与木块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
D
D

A.大于0.5N     B.大于零且小于0.5N    C.等于0.5N     D.等于零
(5)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教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他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想想看,在我们探究过的哪些物理问题中用到过这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小红和小王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分别提到了以下猜想:
小明: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红: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小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接触面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
步骤1:把长方形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
步骤2:在长方形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

(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验证哪种猜想的正确?
(3)为了检验小王的猜想是否正确,可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4)在步骤2中,若木块和砝码的总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则砝码与木块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大于0.5N     B.大于零且小于0.5N    C.等于0.5N     D.等于零
(5)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教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他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想想看,在我们探究过的哪些物理问题中用到过这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小红和小王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分别提到了以下猜想:
小明: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红: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小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接触面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
步骤1:把长方形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
步骤2:在长方形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

精英家教网

(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验证哪种猜想的正确?
(3)为了检验小王的猜想是否正确,可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4)在步骤2中,若木块和砝码的总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则砝码与木块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大于0.5N     B.大于零且小于0.5N    C.等于0.5N     D.等于零
(5)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教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他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想想看,在我们探究过的哪些物理问题中用到过这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