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生态环境的保护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污染已达到空前严重的地步。据统计。建一个100万千瓦的煤电站,每年给大气带来6000吨飞尘、800万吨、4万吨、1万吨氮氧化物。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日益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工业“三废”指的是__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

[  ]

A.CO

B.

C.

D.

(3)1982年,我国南方某城市降了一场较大的“酸雨”使得郊区栽种的西瓜全部烂死。关于“酸雨”的形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的溶于雨水中

B.空气中的氯化氢溶于雨水中

C.空气中的硫氧化物及所形成的硫酸和硫酸盐随雨降到地面

(4)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三废”污染,但更重要的是

[  ]

A.消除噪声

B.保护水土

C.防止放射性污染

D.自然保护

(5)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气油,其主要原因是

[  ]

A.提高汽油燃烧值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的化合物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6)某环境中气体较多,为改善环境,周围应多种植的植物是

[  ]

A.山毛榉和黑核桃

B.美人蕉和柠檬

C.银杏和法国梧桐

D.柳杉和月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开始的,食用菌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________

(2)农民通过建造沼气池,栽培食用菌,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3)生产上,可利用酵母菌通过分解农作物的秸秆获得酒精。某校的生物探究小组对“固定化酵母细胞与活化的鲜酵母细胞比较,最适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实验设计的部分思路如下。

[实验用具]:烧杯、下图装置若干套、活化的鲜酵母菌液、同种酵母菌制成的凝胶珠、适宜浓度的秸秆研磨液、配制好的pH分别为4、5、6、7、8的缓冲液。

[实验步骤]:

Ⅰ.取下图装置5套,加入等量的秸秆研磨液,编号A、B、C、D、E;

Ⅱ.调节各锥形瓶中秸秆研磨液pH分别为4、5、6、7、8;

Ⅲ.各锥形瓶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凝胶珠;

Ⅳ.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各瓶红色液滴移动距离。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步骤IV中所说的相同的“适宜条件”,最重要的是________

②仅根据上述实验步骤Ⅰ-Ⅳ并不能得出“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结论,原因是原实验步骤没有设计________,无法从数据的比较上得出结论。

③如果实验设计无误,实验的结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________,另一种________

④请设计一个改正实验步骤后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后者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P点时该种群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和保护草原出发,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图甲所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l03kJ/m2·y),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_____E2散失到环境中的形式是__________

(2)E1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

(3)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_______,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们具备_________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但是超过6级的地震灾害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这说明_________

(5)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急剧下降,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为了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在B点应采取________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D点后一般采用_________方法对该种群进行数量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后者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P点时该种群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和保护草原出发,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图甲所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