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例1] 小明和同学有利用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一盘新蚊香.蚊香架等器材测量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 , (2)将蚊香支在蚊香架上并点燃5min(即t1).如图3.4-2, (3) , (4)用公式=求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其表达式为= 接下来他们进行讨论, (5)根据蚊香燃烧的速度能否算出剩余蚊香还能燃烧多长时间?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t2= , (6)根据测量能否计算出从晚上10点到早上6点需烧多少盘蚊香?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n= . 图3.4-2 请帮助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一个数据表格.并填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思路与技巧 利用=.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一盘新蚊香的长度.以及点燃一段时间后剩余长度.即可算出平均速度.然后又可根据t=算出剩余蚊香燃烧的时间. 答案 (1)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一盘新蚊香长度为l (3)再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剩余蚊香长度为l1 (4)= (5)能 t2=t1 (6)能 n=或n= 实验表格: 项 目 蚊香 总长度 l(cm) 燃烧 时间 t1(min) 剩余 长度 l1(cm) 燃烧 速度 剩余燃 烧时间 t2(min) 每晚用 蚊香时 间t (min) 每晚用 蚊香数 n(盘) 数值 [例2]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4-3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 cm; tBC= s; vAC= m/s. 图3.4-3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思路与技巧 (1)速度的计算公式=, (2)斜坡坡度越大.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 (3)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涉及三个不同的物理量.且研究的对象也不同.应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意义, (4)当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相当于缩短了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使速度值增大. 答案 (1)= 4 1 0.03 (4)大 探究体验 提出问题 小明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学校操场的斜坡上.感觉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变化? 制定计划 粉笔.秒表.卷尺l把.皮球1个 收集证据 ①先在斜坡的高处.用粉笔画一条起始线A.在斜坡的底部.用粉笔画一条终点线B.在A和B两点的中间.用粉笔画一条中间线M.如图3.4-4; 图3.4-4 ②在A处释放皮球.让它滚向B处.用秒表记下球从A处滚到M处所用的时间和球从M处滚到B处所用的时间, ③用卷尺量出A.B间的距离.然后设计实验数据表格.算出每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路程/cm 时间/s 速度/m·s-1 AM MB AB 探究点拨 皮球沿斜坡滚下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斜坡越陡皮球滚下的速度越大. 聊天室 话题:体育比赛中的电子计时器 胖胖:老师.国际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跑步时为了减少误差是怎样计时的? 老师:现今的体育比赛已广泛使用电子计时器.当发令员的枪声响起.计时器便会因电触的缘故自动开启.而在终点线上有一光束.当有运动员到达终点冲线时.光束被阻.计时器便会停止计时.如图3.4-5所示. 图3.4-5 快乐套餐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某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的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每空1分)
A
刻度尺
;B
平衡螺母

C
0.1
;D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便于测量力臂

(3)在探究报告中,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进?
多测量几组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刚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
刻度尺
刻度尺

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
平衡螺母
平衡螺母
,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的钩码(假设左侧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动力臂L2大小,直到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的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2的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N?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阻力臂(/N?m)
 1  10  C  2  5  0.1
步骤4:改变动力F1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的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L2的大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的大小以及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结论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的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每空1分)
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______.
(3)在探究报告中,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进?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刚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______.
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的钩码(假设左侧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动力臂L2大小,直到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的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2的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动力F1/N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阻力臂
 1 10 C 2 5 0.1
步骤4:改变动力F1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的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L2的大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的大小以及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结论是:______.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刚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______.
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的钩码(假设左侧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动力臂L2大小,直到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的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2的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N?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阻力臂(/N?m)
 1  10  C  2  5  0.1
步骤4:改变动力F1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的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L2的大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的大小以及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的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的大小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结论是:______.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