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对地球对地面声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G=mg, m为质量, g为比值,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师:你们归纳得很好.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3?牡丹江)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爱探究的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49
49
g.
(2)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30
30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0.8
0.8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爱探究的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g.
(2)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_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爱探究的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

(2)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爱探究的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g.
(2)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_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浦东新区二模)为了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用若干个阻值不同的电阻按图所示的电路正确进行实验,并用仪器测出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P1、P2分别是导体R1、R2的电功率,P是整个电路的总功率)

表一
实验序号
(第一列)
A(安)
(第二列)
V1(伏)
(第三列)
V2(伏)
(第四列)
R1(欧)
(第五列)
R2(欧)
(第六列)
P1(瓦)
(第七列)
P2(瓦)
(第八列)
P(瓦)
(第九列)
1 0.10 2.0 6.0 20 40 0.20 0.40 0.60
2 0.30 1.5 6.0 5 15 0.45 1.35 1.80
3 0.40 4.0 6.0 10 5 1.60 0.80 2.40
表二
实验序号
(第一列)
Al(安)
(第二列)
A2(安)
(第三列)
V(伏)
(第四列)
R1(欧)
(第五列)
R2(欧)
(第六列)
P1(瓦)
(第七列)
P2(瓦)
(第八列)
P(瓦)
(第九列)
4 0.20 0.50 6.0 30 20 1.20 1.80 3.00
5 0.30 0.54 6.0 20 25 1.80 1.44 3.24
6 0.40 0.52 6.0 15 50 2.40 0.72 3.12
①对上述电路和表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同学根据图
(b)
(b)
[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测得的.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最后三列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中,
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导体电功率之和
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导体电功率之和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每次实验中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同一串联电路中,各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或串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之比等于各导体电阻之比.
或串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大小成正比.
同一串联电路中,各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或串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之比等于各导体电阻之比.
或串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大小成正比.

(b)分析比较表二每次实验中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同一并联电路中,各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乘积是一个定值.
或并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之比等于导体电阻之比的倒数.
或并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跟电阻大小成反比.
同一并联电路中,各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乘积是一个定值.
或并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之比等于导体电阻之比的倒数.
或并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跟电阻大小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