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的方法 (1)降低气体温度.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片.放热降温变成了水.如图1.4-11, (2)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使气体液化.如图1.4-12.液化石油气.火箭使用的液态氢氧燃料.均采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液化的. 图1.4-11 图1.4-12 [例7] 图1.4-13是小红与小明在冬天室外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她们的对话是否有错误?若有说明理由. 图1.4-13 思路与技巧 思考时应区分水蒸气.小水珠与烟.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烟是固体小颗粒组成,口中呼出的“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答案 她们都错了.小红将烟与小水珠混淆.小明将小水珠与水蒸气混淆.小明呼出的“白气 实质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说明 生活中开水“冒气 .冰棒“冒气 及雾.露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例8] 在荒岛上.鲁滨逊用甘蔗酿出了美味蔗酒.如果鲁滨逊发明了一架可用酒精作燃料的飞机.请你设计一个从蔗酒中分离出酒精的方法.帮他离开荒岛. 思路与技巧 酒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因此可使酒精先大量汽化.然后使酒精蒸气液化获得酒精. 答案 可采用如图1.4-14的方法.首先加热蔗酒.因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大量酒精蒸气通过冷凝管液化成酒精. 图1.4-14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液化的两种方法是:(1)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2)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使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液化
形成的小水滴悬在空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南方日报2009年6月11日报道:一辆写有红色“危险品”字样的大卡车停在路中央,四周被拉上了警戒线.右侧车门处,露出的瓶阀口不断地喷出白色气体,并发出“嗤嗤”响声.身穿防化服、佩戴氧气面罩的抢险员紧张地忙碌着,下风口处一道消防管喷起一面水屏障……乍一看,还以为是哪里出事儿了!原来,这是昨天在吉山开展的一场液氯运输泄漏事故应急抢险演练.

  昨天上午,广州市交委组织负责广州自来水消毒剂“液氯”运输的广东省华星物资储运公司开展应急抢险演练.9时46分,模拟液氯运输的车辆在运输途中突然发生液氯钢瓶瓶筏泄漏,车辆被迅速开往空旷上风地段,接着,戴着防护用具的押运员下车用专用夹具堵塞了钢瓶.此时,另一只钢瓶却突然出现了大量“液氯”泄漏!5分钟后,20名抢险员赶到现场进行及时处理,最终化险为夷.

阅读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

液氯钢瓶内充装液态氯,瓶阀发生故障泄漏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液态氯在常温下的空气中会迅速汽化

B.

液态氯变为气态的过程中钢瓶的温度会降低

C.

液态氯变为气态的过程中钢瓶的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D.

钢瓶周围的温度会降低是由于汽化吸热

(2)

据查阅资料得知,液氯为一种黄绿色液体,沸点-34.6℃,凝固点-100.98℃,在常压下会变为黄绿色气体,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有剧烈的刺激作用和腐蚀性,在日光下与其他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当液氯在常温下沸腾变为气体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__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__成小冰晶,从而形成白雾,但一会白雾又会消失,这是发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9月25日晚21时10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上了新台阶.
(1)如图1所示,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底,航天工程师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火箭点火升空的瞬间,庞大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2)用来发射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的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采用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的方法方法使它们液化的.
(3)“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68个多小时,绕地球45圈,在此过程中,三位航天员能看到
45
45
次日出.
(4)自从准确入轨后,飞船的工作状态非常出色,其中的太阳帆将
太阳
太阳
能转化为电能,供飞船内仪表等正常工作.
(5)如图2所示的是两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在飞船舱内通话时的情景,这表明在飞船的舱内
(填“是”或“不是”)真空.
(6)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为防止返回舱因温度升高而熔化,飞船的设计师们在返回舱的表面涂了一层特殊物质,利用这种物质在高温下先熔化再汽化时要
吸收
吸收
大量的热,使返回舱温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规律特点”的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加热至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小军记录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90 92 93 94 95 96 97 97 98 98 98
(1)给水加热时,小军还注意观察沸腾前后的一些现象.①水沸腾前,容器底部
(选填“有”或“没有”)产生气泡;②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它们上升的过程中体积
变大
变大
(“变大”、“不变”或“变小”),一直到液面破裂,这些气泡的气体主要是
水蒸气
水蒸气
,它出现的原因是
水分子间距离变大了
水分子间距离变大了

(2)小军还发现水沸腾时,杯口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小水珠
小水珠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它形成的原因
水蒸气遇冷后液化
水蒸气遇冷后液化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水温不变了,但酒精灯还要持续加热,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
吸收
吸收
(“选吸收”“放出”)热量.
(4)他的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98
98
℃,同组的小明解释说:气压越
,沸点就越低.为了验证小明的说法,小军取走水沸腾时的烧杯纸盖,他发现温度计的示数比原来测量的沸点略为
降低
降低
(选填“升高”“降低”)一点.
(5)小明和小军去观察了其他三个小组,发现它们测得沸点分别是97℃、93℃、102℃,他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南方日报2009年6月11日报道:一辆写有红色“危险品”字样的大卡车停在路中央,四周被拉上了警戒线.右侧车门处,露出的瓶阀口不断地喷出白色气体,并发出“嗤嗤”响声.身穿防化服、佩戴氧气面罩的抢险员紧张地忙碌着,下风口处一道消防管喷起一面水屏障……乍一看,还以为是哪里出事儿了!原来,这是昨天在吉山开展的一场液氯运输泄漏事故应急抢险演练.

昨天上午,广州市交委组织负责广州自来水消毒剂“液氯”运输的广东省华星物资储运公司开展应急抢险演练.9时46分,模拟液氯运输的车辆在运输途中突然发生液氯钢瓶瓶筏泄漏,车辆被迅速开往空旷上风地段,接着,戴着防护用具的押运员下车用专用夹具堵塞了钢瓶.此时,另一只钢瓶却突然出现了大量“液氯”泄漏!5分钟后,20名抢险员赶到现场进行及时处理,最终化险为夷.

阅读短文后思考解答:

(1)

液氯钢瓶内充装液态氯,瓶阀发生故障泄漏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液态氯在常温下的空气中会迅速汽化

B.

液态氯变为气态的过程中钢瓶的温度会降低

C.

液态氯变为气态的过程中钢瓶的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D.

钢瓶周围的温度会降低是由于汽化吸热

(2)

据查阅资料得知,液氯为一种黄绿色液体,沸点-34.6℃,凝固点-100.98℃,在常压下会变为黄绿色气体,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有剧烈的刺激作用和腐蚀性,在日光下与其他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当液氯在常温下沸腾变为气体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__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__成小冰晶,从而形成白雾,但一会白雾又会消失,这是发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