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 空易拉罐.小容器.弹簧秤2×9只.纸杯9只.固体物块9个.溢水杯9只.橡皮泥9块.钉子若干. 教学过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4、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是物理学的伟大先驱.他在比萨大学读书的时候对摆动规律的研究,是他第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参加活动.教室拱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的摆动.伽利略被摆动的节奏性吸引住了.因为,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他决定仔细的观察.他知道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于是便按着脉搏注视着灯的摆动,发现每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都相同.这使他又冒出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每一次摆动的时间还相等吗?
他首先进行了猜想:可能摆动的角越大,摆球的质量越大、摆球的绳越长摆动的时间越长.回到宿舍,他用长越1米的线绳和铁球制成一个摆(即单摆,如图),在偏角小于5度的情况下,测出它振动的次数(例如50次)所用的时间.然后再在更小的偏角下测定单摆振动相同次数所用的时间.比较两次的测定结果就会发现,单摆在不同偏角下振动相同的次数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就是说,幅度(即振幅)虽然改变了.单摆的周期(即: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却没有变.事实上,只要保持足够小的偏角,无论怎样改变单摆的幅度,它的振动周期都是不变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取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摆球,拴在两条等长的细线上,制成两个等长的单摆,再来测定它们的振动周期.可以看到,两个摆的摆球质量虽然不同,它们的振动周期却是相同的.取不同长度的单摆测定它们的振动周期,发现摆长越长,振动周期也就越长.
阅读了以上这段材料后,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单摆振动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
单摆振动的周期与
摆球质量
幅度
无关,与
摆长
有关,关系是:
摆长越短,振动周期越短

(2)一座摆钟走的慢了,要把它调准,应该怎样改变它的摆长?为什么?
答:
应将摆长缩短;因为摆长越短,振动周期越短

(3)这一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请举2例.
调节摆钟的准确性
;②
改变荡秋千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
(1)下面是初中物理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②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③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
A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没有相同的
(2)下面的几幅图运用了
类比
类比
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3)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通过观察
S2
S2
(选填“S1”、“S2”、“h”)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②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质量
不等
不等
(选填“相等“、”或“不等”)的两个小球从同一斜面
相同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下滑.
③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v=8cm/s)                
钢球的质量m/g 木块滑行的距离s/m
100 10
200 20
300 30
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
钢球撞击的速度v/m.s-1 木块滑行的距离s/m
8 10
16 40
24 90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速度
速度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是:物体的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物体的动能变为原来的
2
2
倍;但物体的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物体的动能却变为原来的
4
4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们已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1)请你在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即采用了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法.
(3)图中的甲、乙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图,表示电压不变,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是
图.(填“甲”或“乙”)
(4)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保护电路
保护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10月15日无锡市举办的“三立杯”青年教师评优课《光的直线传播》比赛中,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1)首先,老师请小明同学在图1和2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用L标出),请你和小明同学一起来完成(“?”表示太阳).
(2)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长短与
太阳位置
太阳位置
有关.古代入利用这个规律创造发明了日晷,并以此来粗略测量
时间
时间

(3)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课后率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3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①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减少的量
变小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图3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答: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不变以及
点光源的高度
点光源的高度
不变,改变
短木条的位置
短木条的位置
,测量相应的影子长度L并记录,分析数据并得出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华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滑轮、一些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已经知道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于是他选择让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来探究F1与F2的关系.他的实验结果是:当左盘中砝码为100g,右盘中加150g的砝码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他认为两个力平衡时,其大小不必相等.
(1)小华同学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他的实验做一些改进,写出你认为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