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 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第157页的问题3: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小丽同学根据各年龄段实际人口比例分配抽取的人数制成如下条形图:

请你帮助小丽再制作一个反映该地区实际人口比例情况的扇形图,并写出每一部分扇形角的度数:
72
180
108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第157页的问题3: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小丽同学根据各年龄段实际人口比例分配抽取的人数制成如下条形图:

请你帮助小丽再制作一个反映该地区实际人口比例情况的扇形图,并写出每一部分扇形角的度数:
________度________度________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教材八年级上册数学第43页的阅读材料中提到公元前约400年,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研究了他自己所画的图形,如图所示,他得出了两个月牙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的一个结论.如果你能解决下面这个问题,那说明你也知道希波克拉底得出的结论了.这个图形是以Rt△ACB的三条边为直径做半圆得到的,若直角边AC=5,BC=3,那么两个月牙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学们都学习过《几何》课本第三册第199页的第11题,它是这样的:
如图,A为⊙O的直径EF上的一点,OB是和这条直径垂直的半径,BA和⊙O相交于另一点C,过点C的切线和E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求证:DA=DC.
精英家教网
(1)现将图1中的直径EF所在直线进行平行移动到图2所示的位置,此时OB与EF垂直相交于H,其它条件不变.
①求证:DA=DC;
②当DF:EF=1:8,且DF=
2
时,求AB•AC的值.
(2)将图2中的EF所在直线继续向上平行移动到图3所示的位置,使EF与OB的延长线垂直相交于H,A为EF上异于H的一点,且AH小于⊙O的切线交EF于D,试猜想:DA=DC是否仍然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七年级(下)教材第6页给出了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一种方法,能说明AB∥DE的条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