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48页的例2是让学生经历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一方面能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认识.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探究函数的性质作准备. 补充例1的目的一是复习巩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二是通过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补充例2是一道典型题.是关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矩形面积的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几何意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已知△ABC中,∠BAC=36°,AB=AC=2,动点D在CB的延长线上运动,动点E在BC的精英家教网延长线上运动,且保持∠DAE的值为108°.设DB=x,CE=y.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用描点法画出(1)中函数的图象;
(3)已知直线y=x-3与(1)中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是(a,b),求
a
b
+
b
a
的值;
(4)求BC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已知△ABC中,∠BAC=36°,AB=AC=2,动点D在CB的延长线上运动,动点E在BC的延长线上运动,且保持∠DAE的值为108°.设DB=x,CE=y.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用描点法画出(1)中函数的图象;
(3)已知直线y=x-3与(1)中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是(a,b),求的值;
(4)求BC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已知△ABC中,∠BAC=36°,AB=AC=2,动点D在CB的延长线上运动,动点E在BC的延长线上运动,且保持∠DAE的值为108°.设DB=x,CE=y.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用描点法画出(1)中函数的图象;
(3)已知直线y=x-3与(1)中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是(a,b),求数学公式的值;
(4)求BC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代数》第三册第52页的例2是这样的:“解方程x4-6x2+5=0”.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根据该方程的特点,它的解法通常是:设x2=y,那么x4=y2,于是原方程可变为y2-6y+5=0…①,解这个方程得:y1=1,y2=5.当y=1时,x2=1,∴x=±1;当y=5时,x2=5,∴x=±
5
.所以原方程有四个根:x1=1,x2=-1,x3=
5
,x4=-
5

(1)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
法达到降次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2)解方程(x2-x)2-4(x2-x)-12=0时,若设y=x2-x,则原方程可化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3•青岛)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代数》第三册第52页的例2是这样的:“解方程x4-6x2+5=0”.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根据该方程的特点,它的解法通常是:设x2=y,那么x4=y2,于是原方程可变为y2-6y+5=0…①,解这个方程得:y1=1,y2=5.当y=1时,x2=1,∴x=±1;当y=5时,x2=5,∴.所以原方程有四个根:x1=1,x2=-1,x3=,x4=-
(1)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    法达到降次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2)解方程(x2-x)2-4(x2-x)-12=0时,若设y=x2-x,则原方程可化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