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不相等.可见木块升不到B点.一定是h<3.2 m.实际上.在木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当木块运动到某一临界位置C时.如图4-4所示.木块所受的重力在绳子方向的分力恰好等于木块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此时绳子的拉力为零.绳子便开始松弛了.木块就从这个位置开始.以此刻所具有的速度vc作斜上抛运动.木块所能到达的高度就是C点的高度和从C点开始的斜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之和.[分析解答] 如上分析.从式①求得vA=v=8m/s.木块在临界位置C时的速度为vc.高度为h′=l如图所示.根据机船能守恒定律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右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所描绘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抛出点不一定在O点,A、B、C三点的坐标为A(x1=10 cm,y1=5cm)、B(x2=25cm,y2=20cm)、C(x3=40cm,y3=45cm).则 

(1)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时间是           s(g=10m/s2

(2)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9分)如图所示,MN、PQ是两块长直的平行金属板,两板与电压为U的电源相连,开始时MN板电势高于PQ板。两板间距离为d,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

   

(1)若电子从距PQ板处的A点由静止出发,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MN板?

(2)另一点B距MN板,且A、B两点连线与两板垂直,若加在两板上的电压大小始终为U,保持不变,但方向改变,某一时刻将电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它恰好在AB间做往复运动,求电子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是多少?并在下图中画出两板间电势差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拉脱维亚馆进行风洞飞行表演,其原理是:风洞内总的向上的风速风量保持不变,让质量为m的表演者通过调整身姿,可改变所受的向上的风力大小,以获得不同的运动效果.假设人体受风力大小与正对面积成正比,已知水平横躺时受风力面积最大,且人体站立时受风力面积为水平横躺时受风力面积的1/8,风洞内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H.开始时,若人体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倾斜时,受风力有效面积是最大值的一半,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后来,人从最高点A开始,先以向下的最大加速度匀加速下落,经过某处B后,再以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刚好能在最低点C处减速为零,则有(    )

A.表演者方向向上的最大加速度是g     B.表演者方向向下的最大加速度是

C.B点的高度是H                          D.由AC全过程表演者克服风力做的功为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固定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其端点B在圆心O的正上方,另一个端点A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小球(视为质点)从A点正上方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为使小球从A点进入圆弧轨道后从B点飞出,恰好又从A点进入圆弧轨道且不与A点处发生碰撞,小球开始下落时的位置到B点的高度差h应该是     

      A.R/4

      B.R/2

      C.5R/4

      D.无论h是多大都不可能出现题中所述情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固定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其端点B在圆心O的正上方,另一个端点A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小球(视为质点)从A点正上方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为使小球从A点进入圆弧轨道后从B点飞出,且恰好又从A点进入圆弧轨道,小球开始下落时的位置到B点的高度差h应该是           (    )

       A.R                

       B.R/4

       C.3R/2           

       D.无论h是多大都不可能出现题中所述情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