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本题中的错解混淆了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那么这两个图象有什么不同呢?(1)首先两个图象的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振动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而波动图象的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振动质点的平衡位置.(2)两个图象所描述的对象不同:振动图象描述的是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波的图象描述的是介质中的一群质点某一时刻各自振动所到达的位置情况.通俗地说:振动图象相当于是在一般时间内一个质点运动的“录像 .而波的图象则是某一时刻一群质点振动的“照片 .(3)随着时间的推移.振动图象原来的形状(即过去质点不同时刻所到达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而波的图象由于各质点总在不断地振动.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图象将发生周期性变化.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1年金华一中检测)如图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P处,其速度方向恰好沿斜面方向,然后沿斜面无摩擦滑下,下列【答案】选项中的图象是描述物体沿x方向和y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郴州二模)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某学生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只量了悬线的长度L当作摆长,而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让单摆做小角度摆动,测出周期,并用单摆的周期公式,算出了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则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将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
 
(大、小、一样).
(2)该同学通过改变悬线L长度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做出函数关系图象,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象如图 (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中的
 

(3)由图象可知,摆球的半径r=
 
cm;当地g=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为了研究物体沿着斜面下滑运动时遵守的规律,设计了一个实验.某兴趣小组根据伽利略书中的描述,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时,让滑块从某一高度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并同时打开装置中的阀门,使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阀门(整个过程中水流可视为均匀稳定的).改变滑块起始位置的高度,重复以上操作.该实验探究方案是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来测量
 
的.
次数 1 2 3 4 5 6 7
S(m) 4.5 3.9 3.0 2.1 1.5 0.9 0.3
V(mL) 90 84 72 62 52 40 23.5
s
V2
×10-4
5.6 5.5 5.8 5.5 5.6 5.6 5.4
(2)上表是该小组测得的有关数据,其中s为滑块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下滑的距离,V为相应过程量筒收集的水量.分析表中数据,能够发现,
s
V2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为一定值,这说明滑块沿斜面下滑时做的是
 
运动.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读数有误差,水从水箱中流出不够稳定,还可能来源于
 
等.(只要求写出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214.6g,砝码盘质量m0=7.4g,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频率f=50Hz.其实验步骤是:

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回答以下问题:
(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填“是”或“否”).
(2)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0.77
0.77
m/s2
(3)某同学将有关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最主要的一条原因是
在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在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由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砝码盘重力
砝码盘重力
,其大小是
0.07N
0.07N

次数 1 2 3 4 5
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g 10 20 30 40 50
砝码盘中砝码的重力F/N 0.10 0.20 0.29 0.39 0.49
小车的加速度a/m?s-2 0.77 1.44 1.84 2.38 2.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