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3 (1) 在活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使得a与b平行, (2) 如图.经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你能有几种方法?可以画几条?经过点C呢? (3)经过上述问题的解决.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对于问题(1).可以发现在木条在转动的过程中.只有一个位置使得a与b平行,对于问题(2).可以考虑用小学中学过的画平行线的方法--使用三角板和直尺.如图所示: 对于问题(3).经过画图操作.观察归纳.可以发现一个基本事实: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在本环节主要关注学生: (1) 学生参与讨论的程度, (2) 学生遇到问题时.对待问题的态度, (3) 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时.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情推理的能力与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活动4 问题: 如图.若a//b.b//c.你能得到a//c吗?说明你的理由.从中你能得到什么?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结论的探索和理由的说明.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进行说明.适时引入反证法(仅仅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说明道理.而不要求会用这样的方法). 假设a与c不平行.则可以设a与c相交于点O.又a//b.b//c.于是过O点有两条直线a和c都与b平行.于是和平行公理矛盾.所以假设不正确.因此a和c一定平行. 在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3•拱墅区一模)如图,在△ABC中,已知∠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四边形CEDF有可能成为正方形;②△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是定值;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
2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比较两数大小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特征,采用相应办法,其中巧用“作差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
例如:在比较m2+1与m2的大小时,小东同学的作法是:
∵(m2+1)-(m2)=m2+1-m2=1>0,
∴m2+1>m2
请你参考小东同学的作法,解决如下问题:
(1)请你比较4
3
与(2+
3
2的大小;
(2)已知a、b为实数,且ab=1,设M=
a
a+1
+
b
b+1
,N=
1
a+1
+
1
b+1
,试比较M、N的大小;
(3)一天,小明爸爸的男同事来家做客,已知爸爸的年龄比小明年龄的平方大7岁,爸爸同事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5倍,请你帮忙算一算,小明该称呼爸爸的这位同事为“叔叔”还是“大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乐山)如图,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
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
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

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
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