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步骤为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经过讨论我们又知道了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不需要许多点.只要找两点即可.还明确了一次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其他性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新知识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一般不依赖其他知识的新知识,如“数”,“字母表示数”这样的初始性知识,第二类是在某些旧知识的基础上联系,拓广等方式产生的知识,大多数知识是这样一类。

(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第几类知识?

(2)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之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知识?(写出三条即可)

(3)请用你已有的有关知识,通过数和形两个方面说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如何获得的?(用(a+b)(c+d)来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节我们学习了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如图①所示,在Rt △ABC中,∠ACB=90°,若CD 是斜边AB上的中线,则有CD=AB。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有多种,教材是利用矩形的性质进行证明的,其实还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来证明,请你根据图中已添的辅助线证明此定理。
(1)方法(一):如图②所示,延长BC至E,使CE=BC,连结AE;
(2 )方法(二):如图③所示,取BC的中点E,连结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之后可以解某些高次方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x2+x-2=0可以通过因式分解化为:(x-1)(x+2)=0,则方程的两个解为x=1和x=-2.反之,如果x=1是某方程ax2+bx+c=0的一个解,则多项式ax2+bx+c必有一个因式是 (x-1),在理解上文的基础上,试找出多项式x3+x2-3x+1的一个因式,并将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x1,x2,则x1+x2=-
b
a
x1x2=
c
a
.根据这一性质,我们可以求出已知方程关于x1,x2的代数式的值.例如:已知x1,x2为方程x2-2x-1=0的两根,则x1+x2=
 
,x1•x2=
 
.那么x12+x22=(x1+x22-2x1x2=
 

请你完成以上的填空.
(2)阅读材料:已知m2-m-1=0,n2+n-1=0,且mn≠1.求
mn+1
n
的值.
解:由n2+n-1=0可知n≠0.
1+
1
n
-
1
n2
=0
.∴
1
n2
-
1
n
-1=0

又m2-m-1=0,且mn≠1,即m≠
1
n

∴m,
1
n
是方程x2-x-1=0的两根.∴m+
1
n
=1
.∴
mn+1
n
=1.
(3)根据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方法及(1)的方法完成下题的解答.
已知2m2-3m-1=0,n2+3n-2=0,且mn≠1.求m2+
1
n2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们学习了“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得到“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如下: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i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相等.(弦心距指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如图(1)中的OC、OC′),弦心距也可以说成圆心到弦的垂线段的长度.)
请直接运用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2),O是∠EPF的平分线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的圆与角的两边分别交子点A、B、C、D.
(1)求证:AB=CD;
(2)若角的顶点P在圆上或圆内,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若成立,请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