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会求特殊三角形的边与角 难点:等腰三角形边.角的计算及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讲一讲] 例1:已知:如图.在以AC为底边的等腰△ABC中.AB=10.在以AD为底边的等腰△ACD中.CD=7.求三角形ABC的周长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图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特殊的性质.腰相等.求出△ABC中AB与AC及BC的长.间接求周长. 解:∵△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C为底边.∴AB=BC=10 ∵△ACD为等腰三角形.且AD为底边.∴AC=CD=7 ∴△ABC的周长C=AB+BC+AC=10+10+7=27 例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 (1)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各边长. (2)已知其中一边长为4cm.求其它两边长. 分析:区别中指出了腰长为底边的2倍.则用方程思想.设未知数.再将三角形表示出来即可求.而(2)中只说其中一边长为4cm.在等腰三角形中.一边可以是底边也可以是腰.因此就有两种答案了.但还要注意在求出结果后.需要验证一下所求的三角形是否成立. 解: 1)设底边长为xcm.则腰长为2xcm. ∴x+2x+2x=18 ∴x=3.6 2x=7.2 ∴三边长分别为3.6cm.7.2cm和7.2cm 2)①若4cm为底.设腰长为xcm ∴2x+4=18 ∴x=7 ②若4cm为腰.设底边长为xcm ∴x+4×2=18 ∴x=10 ∵4+4<10不满足三角形的定义 即两边之和小于等三边 故4cm不能为腰 ∴三角形其它两边长为7cm和7cm 例3:已知:在△ABC中..试判断△ABC为什么三角形? 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方程思想可求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从而判断△ABC的形状 解:∵ ∴∠B=2∠A ∠C=3∠A ∵∠A+∠B+∠C=180° ∴∠A+2∠A+3∠A=180° ∴6∠A=180°∴∠A=30° ∴∠B=60°.∠C=90° ∴△ABC为直角三角形 例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1cm.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周长相差3cm的两个三角形.求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 分析:如图△ABC中.AB=AC.D为AC中点.根据题意有AB+AC+BC=21cm.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周长相差3cm的两个三角形. 即AB+BD+AD与BD+DC+BC相差3cm.但没有说明△ABD周长大还是△BCD周长大.于是此题也应该注意进行分类讨论. 解:①AB+BD+AD-=3 ∴AB+AD-DC-BC=3 ∵AD=DC ∴AB-BC=3又2AB+BC=21 ∴AB-3+2AB=21 ∴3AB=24 ∴AB=8cm ∴BC=8-3=5 ②BD+DC+BC-=3∴BC-AB=3 又2AB+BC=21 ∴2AB+AB+3=21 ∴3AB=18 ∴AB=6 ∴BC=9 ∴等腰三角形各边长为5cm.8cm.8cm或9cm.6cm.6cm [同步达纲练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0,15),△CDE≌△AOB,且△CDE的顶点D与点B重合,DE边在AB上,△CDE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下平移.当点C落在AB边上时停止移动.设平移的时间为t(秒),△CDE与△AOB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
(1)求证:CE∥y轴;
(2)点E落在x轴上时,求t的值;
(3)当点D在线段BO上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如图②,设CD、CE与AB的交点分别为M、N,以MN为边,在AB的下方作正方形MNPQ,求正方形MNPQ的边与坐标轴有四个公共点时t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0,15),△CDE≌△AOB,且△CDE的顶点D与点B重合,DE边在AB上,△CDE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下平移.当点C落在AB边上时停止移动.设平移的时间为t(秒),△CDE与△AOB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
(1)求证:CE∥y轴;
(2)点E落在x轴上时,求t的值;
(3)当点D在线段BO上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如图②,设CD、CE与AB的交点分别为M、N,以MN为边,在AB的下方作正方形MNPQ,求正方形MNPQ的边与坐标轴有四个公共点时t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a、b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ABC的平分线AF,BG分别与线段CD两侧的延长线(或线段CD)相交于点F,G,AF与BG相交于点E.
(1)在图a中,求证:AF⊥BG,DF=CG;精英家教网
(2)在图b中,仍有(1)中的AF⊥BG,DF=CG成立.请解答下面问题:
①若AB=10,AD=6,BG=4,求FG和AF的长;
②是否能给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和角各添加一个条件,使得点E恰好落在CD边上且△ABE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写出所给条件;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奉贤区一模)通过学习锐角三角比,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的比值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两条边长的比值与角的大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类似的,可以在等腰三角形中建立边角之间的联系.我们定义: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底角的邻对(can),如图(1)在△ABC中,AB=AC,底角B的邻对记作canB,这时canB=
底边
=
BC
AB
,容易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邻对值也是一一对应的.根据上述角的邻对的定义,解下列问题:
(1)can30°=
3
3

(2)如图(2),已知在△ABC中,AB=AC,canB=
8
5
,S△ABC=24,求△ABC的周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a、b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ABC的平分线AF,BG分别与线段CD两侧的延长线(或线段CD)相交于点F,G,AF与BG相交于点E.
(1)在图a中,求证:AF⊥BG,DF=CG;
(2)在图b中,仍有(1)中的AF⊥BG,DF=CG成立.请解答下面问题:
①若AB=10,AD=6,BG=4,求FG和AF的长;
②是否能给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和角各添加一个条件,使得点E恰好落在CD边上且△ABE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写出所给条件;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