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实验中, 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甲组实验选择带芽的柳树枝条进行扦插;乙组实验选择小麦幼苗的切段,供应块琼脂中含有生长素 ,接受块琼脂中没有生长素。请分析回答:
(1)甲组实验中,插枝带有3~4个芽的原因是 。在适宜条件下,正插的枝条能生根成活,倒插的枝条逐渐枯萎。如果偶尔有一倒插的枝条存活,则生根的部位可能是图中 (用字母表示),根的生长方向是 (向地/水平/背地)。
(2)乙组实验能否证明生长素只能从幼苗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说明理由: 。
以下是有关生长素研究的实验: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生长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 。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 。
(3)上述实验证明 。
(4)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发生了侧向移动,还是光照下生长素分解加快了?请你说出探究这个问题的思路。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甲图中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______ 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8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图中胚芽鞘D发生的现象是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45分,1-31题每题1分,32-38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C
D
B
A
D
D
A
D
B
B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C
C
A
C
D
C
D
A
A
D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D
C
B
C
A
D
B
D
二、简答题(共55分,除说明外,其余每空1分)
39.(11分)
(1)感受器;a、b (2)2;
(3)2;细胞体(膜)或树突(膜);糖蛋白(蛋白质);流动性
(4)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5)突触中通过递质的传导比神经纤维上通过电信号的传导慢
(6)递质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0.(9分)
(1)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神经系统(或下丘脑)
(2)1 ④ ⑤⑥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肝糖元、肌糖元合成 转化成非糖物质(或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41.(22分)(一)、(8分)
(1)增长型 稳定性 衰退型 (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B (3)C (4)C
(5)A
(二)(7分)(1)a b
(2)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3)在进行灭鼠时,要清除垃圾,严密储存食物 环境容纳量 (4)C
(三)(7分)(1)取样调查法(或样方法) 随机取样 计算所有样方株数的平均值
(2)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见下图)(2分)
(3)(2分)
42.(13分)(1)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已从供应块运输到接受块
(2)生长素不能从供应块运输到接受块
(3)极性运输 主动运输
(4)促进 促进
(5)降低浓度梯度;浸泡的时间、植株的生长期、植物的品种等
(6)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7)分别在光照和黑暗中测定胚芽鞘两侧的生长素的含量和总量,若总量减少,则说明光照使生长素分解加快,若总量不变,则说明生长素运输不均(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