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自然灾害在一定区域内的群发程度为自然灾害灾次比(ZC),ZC=m/M式中m为某县域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M为全国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读“1949年~1990年中国自然灾害灾次比”图,完成下题。
贵州、广西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恶劣,但灾害的次数发生少,说明( )
A.灾害的发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好坏无关
B.贵州、广西可以移入人口,进一步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程度越低,发生灾害的频率就少
D.贵州、广西的自然环境保护得较好
自然灾害在一定区域内的群发程度为自然灾害灾次比(ZC),ZC=m/M式中m为某县域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M为全国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读“1949年~1990年中国自然灾害灾次比”图,完成17-19小题:
图中,最大的分异是
A.东西分异 B.中部向南北分异
C.南北分异 D.中部向东西分异
图中,发生灾害次数最多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地区 D.江淮地区
贵州、广西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恶劣,但灾害的次数发生少,说明
A.灾害的发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好坏无关
B.贵州、广西可以移入人口,进一步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程度越低,发生灾害的频率就少
D.贵州、广西的自然环境保护得较好
自然灾害在一定区域内的群发程度为自然灾害灾次比(ZC),ZC=m/M式中m为某县域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M为全国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读“1949年~1990年中国自然灾害灾次比”图,完成17-19小题:
1.图中,最大的分异是
A.东西分异 B.中部向南北分异
C.南北分异 D.中部向东西分异
2.图中,发生灾害次数最多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地区 D.江淮地区
3.贵州、广西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恶劣,但灾害的次数发生少,说明
A.灾害的发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好坏无关
B.贵州、广西可以移入人口,进一步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程度越低,发生灾害的频率就少
D.贵州、广西的自然环境保护得较好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B
D
C
B
C
B
C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A
A
A
D
A
C
B
C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D
BC
AC
AD
BC
AC
BC
CD
27.(共10分)
(1)昏(1分);图(2分) (共3分)
(2)23°26′N,165°E(1分)
(3)东南(1分);2万(1分) (共2分)
(4)昼最长,夜最短(1分) 昼渐短,夜渐长(1分) (共2分)
(5)安全性差(1分) 此时该地处于西风带控制下,风力强 (1分) (共2分)
28.(共12分)
(1)丁>乙>丙>甲 (2分)
(2)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1分);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加湿(1分),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1分)。(共3分)
(3)乙地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故雪线低于南坡(1分);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1分)。(共2分)
(4)全球变暖 (1分) 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加强国际合作。(3点中任答出2点得2分)(共3分)
(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1分);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冷(1分)。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中。(共2分)
(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2分);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2分);气候逐渐干冷的变化趋势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渐下降(2分)。(共6分)
(3)(每点1分,共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