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相关资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上海两次人口普查数据 单位:万人
|
第5次人口普查(2000年) |
第6次人口普查(2010年) |
常住人口 |
1673.77 |
2301.91 |
户籍人口 |
1327.28 |
1404.21 |
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 |
346.49 |
897.70 |
材料二:2010年上海各区外来人口统计图
材料四:2011年10月31日,全球第70亿人小丹尼卡降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据统计,两千年前的世界人口是3亿,经过1600年的时间才翻了一番,但在1959年到1999年的短短四十年间,世界人口便从30亿增至60亿。
1.近十来年,上海的常住人口数量呈___________趋势,主要是上海人口的___________增长率较高, 人口快速增加。从人口迁移的形式看,上海的外来人口大多属于 迁移,符合上海人才引进政策的有户籍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小。
2.如果将上海划分为市区和郊区两大部分,材料二显示外来人口主要是流向了上海的______________,从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区方面解释这种流向产生的原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2010年和200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图”可见,近十年来上海中心城区人口____________,郊区人口____________,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______________阶段。
4.小丹尼卡的生日却是一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人口生育率已经持续下降,但并没有改变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世界人口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相关资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上海两次人口普查数据 单位:万人
| 第5次人口普查(2000年) | 第6次人口普查(2010年) |
常住人口 | 1673.77 | 2301.91 |
户籍人口 | 1327.28 | 1404.21 |
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 | 346.49 | 897.70 |
读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在我国和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进出物资总量的60%和上海口岸外贸进出口物资的99%都通过上海港。此外,上海港还承担了总吞吐量中30%以上的国内中转货物。
(1)简要分析上海港建港并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区位条件。
下图为2006年上海市人口金字塔图(图2)和1955~2000年上海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变化图(图3)(资料来自上海人口普查报告2007年5月16日发布),读图分析回答:
图2
图3
(2)上海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3)图3显示近年来流入上海人口数量显著增加。请简要分析其原因及给上海市带来的问题。
(4)上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请答出其主要气候特征和影响该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举两例即可)。
阅读材料,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移民史
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数不到400万。后来,许多西欧移民,加上不计其数的被带进这个国家的非洲人,为迅速发展的城市和边疆农场提供了劳力。他们建造了工厂、道路和运河,向西推进,在美国领土的边境地区定居下来。
到了1880年,已有大量中欧人和南欧人开始谋求去美。
内战以后,许多亚洲人开始来到美国。
最近几年,成千上万的难民及其他不同身份的人涌进美国。
美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除了一个明显的例外,所有美国人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
材料二 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
(1)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是由著名的航海家开辟的,最早进行海上探险的国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________移向________,从________流向________。
(3)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大多数来自________国;非洲人是作为________被劫掠到这个国家的;最早的亚洲人是以________身份进入美国的,主要在西部的铁路上工作;“一个明显的例外”指的是________人。
(4)目前,美国国内的人口迁移是人口大量从________向_________移动,产生这种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移民史
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数不到400万。后来,许多西欧移民,加上不计其数的被带进这个国家的非洲人,为迅速发展的城市和边疆农场提供了劳力。他们建造了工厂、道路和运河,向西推进,在美国领土的边境地区定居下来。
到了1880年,已有大量中欧人和南欧人开始谋求去美。
内战以后,许多亚洲人开始来到美国。
最近几年,成千上万的难民及其他不同身份的人涌进美国。
美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除了一个明显的例外,所有美国人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
材料二 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
(1)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是由著名的航海家开辟的,最早进行海上探险的国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________移向________,从________流向________。
(3)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大多数来自________国;非洲人是作为________被劫掠到这个国家的;最早的亚洲人是以________身份进入美国的,主要在西部的铁路上工作;“一个明显的例外”指的是________人。
(4)目前,美国国内的人口迁移是人口大量从________向_________移动,产生这种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A
C
B
A
A
A
C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A
A
C
B
A
C
B
A
二.双选题(每题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者得1分)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D
AD
AD
AD
AD
AB
AB
AB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27.(12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炎热干燥(3分)
(2)
6分
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任答一点得1分,共2分) 西风带(1分) 全年温和多雨(1分) ①③(1分)
(3)
3分
(3)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雨热同期(3分)
28.(12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水汽输送(1分) 日照(1分)
(2)
4分
5月份北京日照时数最多,此时北京白昼时间较长,尚未进入雨季,降水很少,晴天多(1分);雨带位于南方地区,上海已进入雨季,阴雨天多,日照少(1分); 8月份上海日照时数最多,此时上海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晴天多(1分);北京正处于雨季,多强降水天气,日照少。(1分)
(3)
2分
大气污染(1分) 处于雨季,阴雨天多(1分)
(4)
4分
优点:降水较少,晴天多;气温不高,天气凉爽。(2分)
缺点:大气稀薄,气压低。(2分)
29.(12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4分
西南流向东北(2分) 西(2分)
(2)
2分
高速公路穿越老城区(2分)
(3)
2分
A(1分) B(1分)
(4)
4分
老城区向四周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2分);城市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与工业区迁移,可能形成新的卫星城(2分)。
30.(14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2分)
(2)
6分
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等(任答三点得6分)
(3)
4分
集中分布(1分) BC(3分)
(4)
2分
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非农用地的增多,耕地比重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人口增多,人均粮食下降等(任答二点得2分)
31.(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5分
①陆域条件:一般是说建港的地方 地形平坦 有利于港口设施的建设(1分)
②水域条件:又分两种:1是筑港条件(比如有淡水供应)2是停泊条件(比如水宽,深 适宜抛锚) (1分)
③城市依托(比如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贸中心) (1分)
④经济腹地(比如长三角经济区) (1分)
⑤不利条件(一般是河道的淤积) (1分)
(2)
5分
(1)上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教育设施、卫生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答出两项即可)(1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1分)
(2)给上海带来的问题:
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1分)
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1分)
③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1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