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 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 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移山之利. 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