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知识: (1)中国的节令多.几乎月月不空.每个节令都有其独特的讲究.老北京人对中秋节似乎颇为注重.农历八月十五日.秋高气爽.明月当空.百果上市.市民阖家团圆赏月和吃月饼. 兔儿爷是老北京节令性极强的泥塑.中秋前大街小巷皆有摊贩售之.兔儿爷摊为一长木案.案上再架起阶梯状的一叠叠长木板.上摆大小不等的兔儿爷.大著可高达两尺.小者可握于掌中.一律兔儿脸.三瓣嘴.却披铠甲.跨龙驹.作武将状.其背后必插一面帛制纛旗.仿佛京戏舞台上的大将.兔儿爷虽为模子磕的泥物.却敷以鲜艳色彩.白面红嘴.金甲绿袍.很是威风.别说小孩喜欢.就是大人也爱不释手.中秋节.家里买俩兔儿爷.或邻居.朋友送孩子俩兔儿爷.司空见惯. 中秋之夜要摆供拜月.一般百姓比不得豪门大户的铺排.但恪守“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的古俗.除月饼.水果外.家家还蒸团圆饼.取个吉利.团圆饼用上好的白面发酵.搓成圆形薄片.每层放人红糖.玫瑰.桂花.一层层叠加.厚达十几层.最后用一张大而圆的薄面片包好.表层上置青丝.红丝.瓜子.杏仁等果料.上屉蒸熟.成直径盈尺.高达数寸的大蒸糕.然后切成块.全家大小分食.以示团圆之意. 逢节必有应节戏.这也是老北京的规矩.中秋前.各戏园演戏也多以月亮和兔儿爷为题材.如等.舞台上出现欢蹦乱跳的活兔儿爷.依然勾脸豁嘴.扎靠朝靴.手执玉杵做兵刃.在台上蹿跃作兔形.常常博得大家一笑. (2)关于写作中的“童心 “童心即真心 .这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的一种美学观点.他认为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出于童心.如果一个作家失落了童心.则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其作品的真善美也就不得存在.李贽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去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为人已不真.为事就免不了浮华和虚假.“童心 是一种未被世俗的虚伪矫饰所侵蚀的天赋自然.作为人学的文学艺术.应该吟咏性情.发自童心表现真情.这样的作品才美.才有观赏.流传的价值.李贽的这种美学理论充分肯定了人的纯洁本性和个体的合理欲望.主张文艺批评要出自童心.表现个性.对其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有深刻影响. [整体感悟]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