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兴元年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 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诗的开头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 号召.在德元年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所以接下去两句就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设在山的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这是从国势一面说.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忤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接下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两句.是对前面“山河破碎 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前一句是追记过去.诗人于德元年自赣州起兵.经惶恐滩北上.当时元军进逼临安.形势紧急.景炎二年.诗人在江西战败.又经惶恐滩退往福建.这时国家局势已危在旦夕.因此.“说惶恐 .即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后一句是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 .还看今日的“零丁 .令诗人百感交集.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这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但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开头两句从概括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入手.是从纵的方面追述.三.四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具体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是从横的方面着笔.重在气氛情调的渲染.接下去五.六两句则承接前两句进行具体的补充.“惶恐滩 和“零丁洋 两个地名.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出众的才华.大概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可以看出.前面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亢振拔.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当然.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主要原因则不在于艺术技巧.而是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血性精神.读文天祥诗.首先应该把握这一点. (选自.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有改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