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问:我们学过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2.提问:中引用孟子的一段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那么“万钟则-- 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讨论并归纳: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3.提问: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土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4.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 是为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宫室之美 .为了“妻妾之奉 .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 5.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 应当“可以止 . 6.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 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8.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 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