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在里连用21个“也 字煞句.是创造性地使用虚词的一个范例.读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而绝无单调重复之感.奥秘何在呢? 这要从虚词的作用说起.现在讲虚词.一般只讲它的语法作用.例如“也 是个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解释或判断.有时也表示感叹.祈使.疑问和反诘等语气,用在句中则表示提示.这是把虚词放在句子范围内来进行研究.因此通常只要了解整句话的意思.就不难看出其中某个虚词的语法作用.但古人写文章用虚词.却更加看重它表情达意的作用.因为虚词用得好.确实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的效果.这就要从全篇来看了.清末古文家林纾说:“须知有用一语助之辞.足使全神灵活者.消息极微.读者隅反可也. “全神 .其实就是全篇的思想感情.着眼于全篇.才能更好地领会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再回到上来.作者连用21个“也 字.大约有两个原因:第一.文章采用了直接诉诸读者形象思维的写法.总是先将实际的景物描绘出来.而后加以解说.如此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 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第二.作者的纵情山水.决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 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对此.细心的读者通过反复吟诵是不难达到心领神会的. 我们无妨来做一点比较.例如“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其实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达了作者得意的心情.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 .或“山之僧智仙作亭.而太守名之 .上述的意味就消失殆尽了.又如最后一段的前三句.从“太守归 “禽鸟乐 一直写到“太守之乐其乐 .层层加高.最后点明全文中心.其中的三个“也 字都显示了作者“与民同乐 的胸襟.值得玩味再三,如果把“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的“也 改为“之 .把“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的“也 改为“焉 .意境就会变得平淡得多.毫无咀嚼之味了. (总第98期)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