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1号球经与第3号球相遇.四.数形转换 图形是理顺思维.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的重要工具.物理公式和图形是研究物理问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在解题时交替使用.既能显示出问题的科学性.普遍性.又能显示出问题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例4:平行板电容器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相连.在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键.(1)保持极板距离不变.把极板错开一小段距离,(2)保持正对面积不变.把极板间距离稍拉大一些.以上两种情况两极板间场强的大小如何变化? 解析:从理论上可以证明:场强不变.但这种证明费时且不利于结论的理解和记忆.若用图形来证明不仅能迅速得出结论.并且能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高能物理研究中,粒子加速器起着重要作用,而早期的加速器只能使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中加速一次,因而粒子所能达到的能量受到高压技术的限制.1930年,Earnest O.Lawrence博士提出了回旋加速器的理论,他设想用磁场使带电粒子沿圆弧形轨道旋转,多次反复地通过高频加速电场,直至达到高能量,图甲为他设计的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它由两个铝制D型金属扁盒组成,两个D形盒正中间开有一条狭缝,两个D型盒处在匀强磁场中并接有高频交变电压.图乙为俯视图,在D型盒上半面中心S处有一正离子源,它发出的正离子,经狭缝电压加速后,进入D型盒中,在磁场力作用下运动半周,再经狭缝电压加速;为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狭缝都被加速,应设法使交变电压的周期与粒子在狭缝及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一致.如此周而复始,最后到达D型盒的边缘,获得最大速度后被束流提取装置提取.设被加速的粒子为质子,质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加速时电极间电压大小恒为U,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D型盒的半径为R,狭缝之间的距离为d,质子从离子源出发时的初速度为零,分析时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1)求质子经第1次加速后进入一个D形盒中的回旋半径与第2次加速后进入另一个D形盒后的回旋半径之比;
(2)若考虑质子在狭缝中的运动时间,求质子从离开离子源到被第n次加速结束时所经历的时间;
(3)若要提高质子被此回旋加速器加速后的最大动能,可采取什么措施?
(4)若使用此回旋加速器加速氘核,要想使氘核获得与质子相同的最大动能,请你通过分析,提出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直线按不同的间距依次排列着质量均为m的滑块1、2、3、…、(n-1)、n,滑块P的质量也为m,P从静止开始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经时间T与滑块1碰撞,碰撞后滑块便粘连在一起,以后每经过时间T就与下一个滑块碰撞一次,每次碰撞后均粘连在一起,碰撞时经历的时间极短,每个滑块都可简化为质点,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
(2)发生第n次碰撞后滑块P的速度vn
(3)第n-1个滑块与第n个滑块间的距离s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南通模拟)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直线按不同的间距依次排列着质量均为m的滑块,1、2、3、…(n-1)、n,滑块P的质量也为m.P从静止开始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经时间T与滑块1碰撞,碰撞后滑块便粘连在一起.以后每经过时间T就与下一滑块碰撞一次,每次碰撞后均粘连在一起,每次碰撞时间极短,每个物块都可简化为质点.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及第一次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2)发生第n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vn为多大;
(3)第n-1个滑块与第n个滑块间的距离s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直线按不同的间距依次排列着质量均为m的滑块1、2、3、…(n-1)、n,滑块P的质量也为m。P从静止开始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经时间T与滑块1碰撞,碰撞后滑块便粘连在一起。以后每经过时间T就与下一滑块碰撞一次,每次碰撞后均粘连在一起,碰撞时经历的时间极短,每个滑块都可简化为质点。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及第一次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2)发生第n次碰撞后滑块P的速度vn

(3)第n-1个滑块与第n个滑块间的距离s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直线按不同的间距依次排列着质量均为m的滑块,1、2、3、…(n-1)、n,滑块P的质量也为mP从静止开始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经时间T与滑块1碰撞,碰撞后滑块便粘连在一起.以后每经过时间T就与下一滑块碰撞一次,每次碰撞后均粘连在一起,每次碰撞时间极短,每个物块都可简化为质点.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及第一次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2)发生第n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vn为多大;

(3)第n-1个滑块与第n个滑块间的距离s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