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昕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O点速度为零,A、B、C、D、E、F是打出的连续的点,已知交流电的周期为T,BC间距离为s1,CD 间距离为s2,DE间距离为s3,EF间距离为s4。
(1)对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应该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
B.应该用秒表测量重物下落的时间
C.选择重锤时,应该选择质量和体积都较大的
D.如果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不能用4节干电池(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供电,只能接4-6V的交流电源
E.在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神舟十号飞船”中,“王亚平”可以用图a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F. 实验时,应该先闭合电源再松开纸带
G.实验时,要从几条打上点的纸带中挑选第一、第二两点之间的距离接近2cm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2)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则用该实验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若还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但纸带B之前的点(不包含B点)模糊不清,请用题目所给的条件,写出验证动能定理的符号表达式: (用题干所给的符号表示) 。实际上,在实验中总有重力所做的功
(动能的变化量)(填“> ,= ,<”),其原因是: 。
(3)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则用该实验装置,采用作图法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以v2为纵轴,以h(h为各点到初始点O的距离)为横轴,下图ABCD选项中是四个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v2—h图线,则正确的图像是: ,根据正确的v2—h图线,该图线的斜率等于
(4)小红所在的实验小组则利用该实验装置打出的纸带,还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其符号表达式为 g= (用题干所给的符号表示)。
小昕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O点速度为零,A、B、C、D、E、F是打出的连续的点,已知交流电的周期为T,BC间距离为s1,CD 间距离为s2,DE间距离为s3,EF间距离为s4。
(1)对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应该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
B.应该用秒表测量重物下落的时间
C.选择重锤时,应该选择质量和体积都较大的
D.如果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不能用4节干电池(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供电,只能接4-6V的交流电源
E.在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神舟十号飞船”中,“王亚平”可以用图a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F. 实验时,应该先闭合电源再松开纸带
G.实验时,要从几条打上点的纸带中挑选第一、第二两点之间的距离接近2cm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2)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则用该实验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若还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但纸带B之前的点(不包含B点)模糊不清,请用题目所给的条件,写出验证动能定理的符号表达式: (用题干所给的符号表示) 。实际上,在实验中总有重力所做的功
(动能的变化量)(填“> ,= ,<”),其原因是: 。
(3)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则用该实验装置,采用作图法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以v2为纵轴,以h(h为各点到初始点O的距离)为横轴,下图ABCD选项中是四个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v2—h图线,则正确的图像是: ,根据正确的v2—h图线,该图线的斜率等于
(4)小红所在的实验小组则利用该实验装置打出的纸带,还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其符号表达式为 g= (用题干所给的符号表示)。
小昕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O点速度为零,A、B、C、D、E、F是打出的连续的点,已知交流电的周期为T,BC间距离为s1,CD 间距离为s2,DE间距离为s3,EF间距离为s4。
(1)对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应该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
B.应该用秒表测量重物下落的时间
C.选择重锤时,应该选择质量和体积都较大的
D.如果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不能用4节干电池(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供电,只能接4-6V的交流电源
E.在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神舟十号飞船”中,“王亚平”可以用图a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F. 实验时,应该先闭合电源再松开纸带
G.实验时,要从几条打上点的纸带中挑选第一、第二两点之间的距离接近2cm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2)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则用该实验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若还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但纸带B之前的点(不包含B点)模糊不清,请用题目所给的条件,写出验证动能定理的符号表达式: (用题干所给的符号表示) 。实际上,在实验中总有重力所做的功
(动能的变化量)(填“> ,= ,<”),其原因是: 。
(3)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则用该实验装置,采用作图法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以v2为纵轴,以h(h为各点到初始点O的距离)为横轴,下图ABCD选项中是四个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v2—h图线,则正确的图像是: ,根据正确的v2—h图线,该图线的斜率等于
(4)小红所在的实验小组则利用该实验装置打出的纸带,还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其符号表达式为 g= (用题干所给的符号表示)。
如图所示abcdef装置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光滑表面abcd由倾角为370的斜面ab、圆心为O的圆弧bc、水平面cd平滑连接。装置左端离地高度0.8m。物体B静止于d点,物体A由a点静止释放紧贴光滑面滑行后与B粘合在一起,最后抛到水平地面上,落地点与装置左端水平距离为1.6m。A、B的质量均为m=2kg,且可视为质点,a、b两点间距离sab=3m,g取10m/s2,sin370=0.6,cos370=0.8。求:
(1)A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A滑到d点与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
(3)A滑到圆弧末端c对装置的压力多大?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D
B
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O分。
题号
6
7
8
9
答案
BD
AD
ACD
BD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l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⑴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其它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其它答法只要正确就给分。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 (3分)
⑵砝码的数量 (2分) ⑶
a(或)(2分)、
(或a)(2分)
11.⑴g 导线(3分) ⑵0.8(3分)
⑶AC(3分)(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12.
A(3-3)⑴AD(3分)(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⑵BD(3分)(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⑶解: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
△U=(F+mg+P0S)△h-Q (6分)
B(3-4)⑴
⑵AB (3分)(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⑶解:∵n= ∴r=300 (2分)
光路图如右图所示
∴L1=d/cosr = (2分)
∴L2= L1sin300= (2分)
C(3-5)⑴(3分)
⑵D(3分)
⑶解:由图知=
=―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 =ma
+ mb
(2分)
∴mb=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解:
⑴ (4分)
⑵ (4分)
14.解:
⑴ △x = aT2 ∴a = △x/
T2
==
⑵=
=
⑶ h = ∴t=
=4s
(2分)
BC = bc + t -
t
(2分)
= bc + (-
)t
= bc + aTt
=
15.解:
⑴负电荷 (3分)
⑵刚进入磁场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合 = qkt-μ(mg + Bqv)=ma ① (2分)
进入磁场△t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合 = qk(t+△t)-μmg-μ Bq(+a△t)=ma ② (2分)
解①②得:a=
③ (2分)
⑶ ③式代入①式得:t=+
+
④ (2分)
E=kt= ⑤ (1分)
16.解:
⑴进入磁场瞬间回路中动生电动势E1== kLgt12 (2分)
感生电动势E2=S
=Ldk (2分)
∵回路电流为零,∴动生电动势E1与感生电动势E2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即:
E1 = kLgt12 = E2 = Ldk
∴d = gt1 2 (1分)
⑵Q=
=
=
(3分)
⑶金属棒在L1上方电流I1 =
=
(1分)
金属棒穿出磁场前瞬间电流I2 =
=
=
(1分)
∵I1= I2
∴
=
(2分)
金属棒穿过磁场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d-W=
-
(2分)
W= mgd+-
=
(1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