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说明化学事实[投影演示]2 悬浊液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2)向盛有FeCl3溶液的培养皿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提问]请结合两个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并解释说明为什么实验2悬浊液变澄清?观察实验.记录现象:(1)溶液变澄清.(2)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呈浅棕红色.讨论解释其原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资料:(1)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呈淡黄色;(2)KMnO4在酸性条件的还原产物为Mn2+。某课题组为探究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1)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检测到CO2生成。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碱性”)。若反应中消耗1 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KMnO4为       ______mol。

(2)资料表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草酸亚铁晶体可完全分解,生成几种氧化物,残留物为黑色固体。课题组根据课本上所介绍的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对黑色固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是FeO;假设二:               ;假设三:              

(3)为验证上述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具体的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          

                 

 

【定量研究】课题组在文献中查阅到,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象,如有1.0 g草酸亚铁晶体在坩埚中敞口充分加热,最终残留黑色固体的质量大于0.4 g。某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        (填“同意”或“不同意”),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课题组为探究淡黄色的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1)向盛有样品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后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碱性”)。若反应中消耗1 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KMnO4       mol。

(2)资料表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草酸亚铁晶体可完全分解,生成几种氧化物,残留物为黑色固体。课题组根据课本上所介绍的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对黑色固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是FeO      假设二:                 假设三:              

(3)为验证上述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定量研究】课题组在文献中查阅到,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象,如有1.0 g草酸亚铁晶体在坩埚中敞口充分加热,最终残留黑色固体的质量大于0.4 g。某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资料:(1)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呈淡黄色;(2)KMnO4在酸性条件的还原产物为Mn2+.某课题组为探究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1)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检测到CO2生成.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碱性”).若反应中消耗1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KMnO4
 
mol.
(2)资料表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草酸亚铁晶体可完全分解,生成几种氧化物,残留物为黑色固体.课题组根据课本上所介绍的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对黑色固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是FeO;假设二:
 
;假设三:
 

(3)为验证上述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具体的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
 
 
精英家教网[定量研究]课题组在文献中查阅到,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象,如有1.0g草酸亚铁晶体在坩埚中敞口充分加热,最终残留黑色固体的质量大于0.4g.某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
 
(填“同意”或“不同意”),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H2C2O4=HC2O4-+CO2↑+H2O
HCO3-+H2C2O4=HC2O4-+CO2↑+H2O

(2)向盛有少量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
还原性
还原性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MnO4-+
5
5
 H2C2O4+
6
6
 H+=
2
2
 Mn2++
10
10
 CO2↑+
8
8
 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

据此,乙二酸分解的产物为
CO、CO2、H2O
CO、CO2、H2O
.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 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CO
  △  
.
 
Cu+CO2
CuO+CO
  △  
.
 
Cu+CO2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
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通过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可以比较金属还原性的强弱,通过非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也可以比较非金属氧化性的强弱.
实验一:说明氯的氧化性强于碘.
Ⅰ.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新制氯水,振荡,CCl4层变成紫色.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Cl4层变紫色的原因
2I-+Cl2=I2+2Cl-
2I-+Cl2=I2+2Cl-

Ⅱ.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CCl4层最后变成无色的原理如下,完成并配平该反应:
5
5
Cl2
Cl2
+
1
1
I2+
6
6
H2O
H2O
2
2
HIO3+
10
10
HCl
HCl

Ⅲ.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实验二:说明氯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氮元素
下面装置(烧瓶内已无空气)能实现Cl2置换N2的反应,请回答:
通入 Cl2 后:
Ⅰ.现象一:烧瓶中会出现白烟.白烟的成分是
NH4Cl
NH4Cl

Ⅱ.现象二:形成喷泉,NaOH溶液进入烧瓶.烧瓶内压强减小的原因是
烧瓶内发生反应8NH3(g)+3Cl2(g)=N2(g)+6NH4Cl(s),气体大量减少,烧瓶内压强低于大气压
烧瓶内发生反应8NH3(g)+3Cl2(g)=N2(g)+6NH4Cl(s),气体大量减少,烧瓶内压强低于大气压
. 写出NaOH在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4++OH-?NH3?H2O,Cl2+2OH-=Cl-+ClO-+H2O
NH4++OH-?NH3?H2O,Cl2+2OH-=Cl-+ClO-+H2O

Ⅲ.除上述现象外,能说明有N2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液体不能充满烧瓶
液体不能充满烧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