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2.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元素周期表中微粒半径的递变规律[投影]例5 各组微粒的半径比较.正确的是 [ ]①F<F-<Cl- ②O2-<Mg2+Al3+③Ca2+<Ca<Ba ④S2-<Se2-<Br-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 读题与解题.答案是A.[组织讨论]请讨论解题思路并总结微粒半径比较的规律.讨论.总结微粒半径比较的规律:(1)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递减,(2)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3)同主族元素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也增大,(4)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其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评价]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予以鼓励.并对发言中的问题和不完善之处予以补充.[板书](2)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单质性质的递变规律[提问]周期表中元素单质的性质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思考.总结:(1)同周期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和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2)同主族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和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3)位于分界线两边的元素一般具有两性.[投影]通过实验证明:Na.Mg.Al.Fe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组织讨论]不仅要提出方案.还要说明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应该看到的实验现象.[评价]因为是复习.因此学生有可能提出各方面的依据或设想.在学生提出可能的方案后.引导学生对每一个方法都进行评价.让学生自己分析并说明为什么可行?为什么不行的道理.这9种设想中.不能完全充分说明问题的有:.[提问]哪些实验事实能够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Cl要弱?思考.讨论.设计并提出实验方案或实验事实:(1)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2)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3)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物的碱性的相对强弱,(4)与强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剧烈程度,(5)四种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6)它们形成的强酸盐溶液的pH的大小,(7)它们对应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相对强弱,(8)这四种金属的冶炼方法,(9)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评价]与学生一起在讨论中评价每一个方案.[板书](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以及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的递变规律[投影]例6 已知同周期的X.Y.Z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B.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减小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思考.归纳.回答:可能的思路有:(1)与氢化合的反应条件,(2)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3)Cl2通入H2S或硫化物的溶液中.能得到S单质的沉淀,(4)Fe或Cu在其中燃烧时.所得产物中Fe或Cu元素的价态等等.[提问]应该如何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的相对强弱?讨论.总结: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以及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取决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活动性的相对强弱 的规律.本题应选B.D.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元素单质的氧化性有何内在联系?思考.回答.四.“位―构―性 的规律及应用[引入]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形式.那么.这种元素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规律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又有哪些具体的指导意义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倾听.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并发言.思考.发言:(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2)由核外电子总数可知电子的排布.从而知道电子层数.推知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4)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知元素的化学性质.[评价]只知道周期数.能否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对.还得知道它所在的族序数.[评价]元素的化学性质难道只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吗?对.还与原子半径即电子层数的多少有关.教师活动[投影]现在我们来系统地归纳“位―构―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元素“位―构―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小结: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
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E)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5.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6.测定 0.1mol/L的Na2SiO3、Na3PO4、Na2SO4溶液的pH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仪器:①
试管
试管
 ②
烧杯
烧杯
 ③
酒精灯
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镊子 ⑥小刀 ⑦玻璃片⑧砂纸 ⑨胶头滴管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现象
1
B
B
,2
F
F
,3
A
A
,4
D
D
,5
C
C
,6
E
E
(用A-F表示)
(4)实验结论: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5)设计一个不同于本题给予的实验方案,证明金属性镁比铝强(试剂任选,简述实验原理):
镁铝导线相连,平行插入硫酸溶液,现象:镁逐渐溶解,铝片表面产生气泡.
镁铝导线相连,平行插入硫酸溶液,现象:镁逐渐溶解,铝片表面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较快,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
试管
试管
,②
酒精灯
酒精灯
,烧杯,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
写出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Na2S+Cl2=2NaCl+S
Na2S+Cl2=2NaCl+S
,写出步骤⑥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此实验的结论:
从左到右,同周期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递减,得电子能力递增
从左到右,同周期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递减,得电子能力递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其中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向新制得到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1)实验目的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写出实验①和②中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现象
实验①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①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
Mg+2H2O=Mg(OH)2+H2
Mg+2H2O=Mg(OH)2+H2

实验②:现象
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
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Na2S+Cl2=2NaCl+S↓
Na2S+Cl2=2NaCl+S↓

(3)实验结论
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 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因此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具有和短周期元素不同的明显特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CO分子里的共价键的类型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向分有
 

(2)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但
 
 
31
Ga 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
 
 
30
Zn,其原因是
 
精英家教网
(3)如图是金与铜形成的金属互化物合金,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4)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 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晶体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向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 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
2
3

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5)二氧化钛作光催化剂能将居室污染物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可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无害化.有关甲醛、苯、二氧化碳及水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B3N3H6互为等电子体
B.甲醛、苯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苯、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水和甲醛是极性分子
D.水的沸点比甲酸高得多,是因为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同学拟通过实验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帮他填写完整,并做出评价.
实验室提供的试剂:锌块、锌粉、铁条、铁粉、铜条、NaBr溶液、NaI溶液、新制的氯水、1mol/盐酸、3mol/L的盐酸
(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离子方程式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离子方程式
甲:
2Br-+Cl2═Br2+2Cl-
2Br-+Cl2═Br2+2Cl-

乙:
2I-+Cl2═2Cl-+I2
2I-+Cl2═2Cl-+I2

结论:卤素单质的氧化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
【评价】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是
B
B
(填序号)
A.非常合理B.部分合理C.完全不合理
【补充和完善】上一项若填A,则此项不用再作答,若填B或C,则完成实验还需要的试剂是
溴水
溴水

(2)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依据和结论

3mL1mol/L    3mL3mol/L
盐酸           盐酸
(金属质量相同,盐酸均过量)
均有气体生成,锌粉先消失,锌块后消失 因为乙试管中的反应更快,所以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甲同学所得实验依据和结论有明显问题,问题是
锌粉的表面积大,也能加快反应速率
锌粉的表面积大,也能加快反应速率

(3)请你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画出实验装置图,标出正负极、电子流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
装置图

电极反应式
负极:Fe-2e-═Fe2+
负极:Fe-2e-═Fe2+

正极:2H++2e-═H2
正极: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