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南涝北旱 B.南旱北涝 C. 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4为某岛屿的西北-东南向的地形剖面以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岛屿东西海岸相距平均约140公里左右。读图回答9~10题。

18.该岛可能是下图中的

19.关于该岛屿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岛屿西坡林木茂盛,东坡多草坡       B.该岛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发旱涝灾害

C.该岛屿东海岸受寒流流影响,降水较少   D.该岛屿雨水充沛热量充足,盛产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受地理环境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对比较单薄。关于南北方地域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

A.饮食方面南米北面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D.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某岛屿的西北-东南向的地形剖面以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岛屿东西海岸相距平均约140公里左右。读图回答下题。

(1)

该岛可能是下图中的

[  ]

A.

B.

C.

D.

(2)

关于该岛屿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该岛屿西坡林木茂盛,东坡多草坡

B.

该岛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发旱涝灾害

C.

该岛屿东海岸受寒流流影响,降水较少

D.

该岛屿雨水充沛热量充足,盛产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大陆雨涝分布图、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回答1~2题。

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1951~1990年)

1.下列说法与中国雨涝分布图提供的信息相符的是(  )

A.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

B.雨涝的分布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C.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

D.雨涝与离海远近密切相关

2.由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得到下列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发生

B.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水稻种植地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对比较单薄。下列关于南北方地域差异造成的错误表述是 (  )

  A.饮食方面南米北面    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  D.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B

A

C

B

B

D

C

A

B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A

D

A

B

B

C

D

B

D

A

B

D

26B    27B  28 C   29 D  30 D

二、综合题

27、(1)内蒙古(1分)山东 (1分)小浪底水库的修建(1分)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1分)灌溉水源便利;(1分)降水稀少,日照充足(1分)

28、(1)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1分)。

形成原因:东部南部是海洋,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较低,对于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的阻挡作用较弱,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3分)。

(2)西南岸降水主要受西风和副高影响,由南向北西风的影响逐渐增强。(2分)

(3)受墨西哥湾高水温影响,气温高,水汽充足,加强飓风势力。(2分)

(4)芝加哥位于中部平原以及北临五大湖,摩擦力小,加剧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空气影响势力。(2分)

29、(1)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部,大分水岭阻挡从东部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西侧,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形成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区,即雨影效应区。

(2)混合)

(3)灌溉水源(降水较少)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经营特点:是良性循环农业;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根据市场变化调节农牧业比例。

30(1)内蒙、西藏、(青海)等 省区发展2分)

①地畜牧业比重占绝对优势1分)

(2)  该省地处暖温带、亚热带地区,(1分)降水较丰沛,(1分)水热条件好,平原面积比重大,(1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1分),灌溉便利,(1分)自然条件优越。

31(2)重庆  (1分)长江与嘉陵江交汇,水运发达;(1分)襄渝、川黔、成渝等铁路交会,陆运发达;(1分)航空运输发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1分)丘陵低山广布,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较多(分)

(3) 乙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较甲地区多,(1分)河流径流量大;(1分)地形复杂,落差较大;(1分)距离用电市场广东地区较近(1分)等(1分)距离用电市场广东地区较近等(1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