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
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接近原料地
读“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回答32~33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2.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
右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符合( )
A. 市场最优原则
B.消费最优原则
C. 交通最优原则
D. 便民原则
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2.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B.交通通达度高
C.都近工业区 D.位于住宅区内
3.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 )
A.接近原料地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的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城市规模扩大
2.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交通更加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2008年城市规划图中的城市交通网属于
A. 方格-放射式 B.环行-方格式
C. 环行-方格-放射式D.环行-放射式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B
A
C
B
B
D
C
A
B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A
D
A
B
B
C
D
B
D
A
B
D
26B
27B
二、综合题
27、(1)内蒙古(1分)山东 (1分)小浪底水库的修建(1分)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1分)灌溉水源便利;(1分)降水稀少,日照充足(1分)
28、(1)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1分)。
形成原因:东部南部是海洋,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较低,对于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的阻挡作用较弱,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3分)。
(2)西南岸降水主要受西风和副高影响,由南向北西风的影响逐渐增强。(2分)
(3)受墨西哥湾高水温影响,气温高,水汽充足,加强飓风势力。(2分)
(4)芝加哥位于中部平原以及北临五大湖,摩擦力小,加剧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空气影响势力。(2分)
29、(1)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部,大分水岭阻挡从东部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西侧,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形成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区,即雨影效应区。
(2)混合)
(3)灌溉水源(降水较少)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经营特点:是良性循环农业;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根据市场变化调节农牧业比例。
30(1)内蒙、西藏、(青海)等 省区发展(2分),
①地畜牧业比重占绝对优势(1分)。
(2) 该省地处暖温带、亚热带地区,(1分)降水较丰沛,(1分)水热条件好,平原面积比重大,(1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1分),灌溉便利,(1分)自然条件优越。
31(2)重庆 (1分)长江与嘉陵江交汇,水运发达;(1分)襄渝、川黔、成渝等铁路交会,陆运发达;(1分)航空运输发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1分)丘陵低山广布,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较多(分)
(3) 乙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较甲地区多,(1分)河流径流量大;(1分)地形复杂,落差较大;(1分)距离用电市场广东地区较近(1分)等(1分)距离用电市场广东地区较近等(1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