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与函数有关的问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17世纪,科学家们致力于运动的研究,如计算天体的位置,远距离航海中对经度和纬度的测量,炮弹的速度对于高度和射程的影响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探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对事物的变化规律作出判断,如根据炮弹的速度推测它能达到的高度和射程.这正是函数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function”一词最初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W.Leibniz,1646~1716)在1692年使用.在中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在1859年和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的《代徽积拾级》中首次将“function”译做“函数”.

  莱布尼兹用“函数”表示随曲线的变化而改变的几何量,如坐标、切线等.1718年,他的学生,瑞士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Bernoulli,1667~1748)强调函数要用公式表示.后来,数学家认为这不是判断函数的标准.只要一些变量变化,另一些变量随之变化就可以了.所以,1755年,瑞士数学家欧拉(L.Euler,1707~1783)将函数定义为“如果某些变量,以一种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我们将前面的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

  当时很多数学家对于不用公式表示函数很不习惯,甚至抱怀疑态度.函数的概念仍然是比较模糊的.

  随着对微积分研究的深入,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们对函数的认识向前推进了.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P.G.L.Dirichlet,1805~1859)在1837年时提出:“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总有一个完全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这个定义较清楚地说明了函数的内涵.只要有一个法则,使得取值范围中的每一个值,有一个确定的y和它对应就行了,不管这个法则是公式、图象、表格还是其他形式.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集合概念的出现,函数概念又进而用更加严谨的集合和对应语言表述,这就是本节学习的函数概念.

  综上所述可知,函数概念的发展与生产、生活以及科学技术的实际需要紧密相关,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函数概念不断得到严谨化、精确化的表达,这与我们学习函数的过程是一样的.

你能以函数概念的发展为背景,谈谈从初中到高中学习函数概念的体会吗?

1.探寻科学家发现问题的过程,对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现实意义?

2.莱布尼兹、狄利克雷等科学家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请研究与函数f(x)=tanx相关的下列问题,在表中填写结论.
问  题 结  论(不需要过程) 分数
f(2x-
π
3
)
的定义域
求函数f(2x-
π
3
)
的周期
写出f(2x-
π
3
)
的单调区间(指明是增还是减)
写出f(x-
π
2
)
在区间[-
π
4
, 
π
4
]
范围内的值域
写出f(2x)图象的所有对称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对于三次函数f(x)=ax3+bx2+cx+d(a≠0),定义:设f′′(x)是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导数,若f′′(x)=0有实数解x0,则称点(x0,f(x0))为函数y=f(x)的“拐点”.现已知f(x)=x3-3x2+2x-2,请解答下列问题:
(Ⅰ)求函数f(x)的“拐点”A的坐标;
(Ⅱ)求证f(x)的图象关于“拐点”A 对称;并写出对于任意的三次函数都成立的有关“拐点”的一个结论(此结论不要求证明);
(Ⅲ)若另一个三次函数G(x)的“拐点”为B(0,1),且一次项系数为0,当x1>0,x2>0(x1≠x2)时,试比较
G(x1)+G(x2)
2
G(
x1+x2
2
)
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对于三次函数f(x)=ax3+bx2+cx+d(a≠0),定义:设f′′(x)是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导数,若f′′(x)=0有实数解x,则称点(x,f(x))为函数y=f(x)的“拐点”.现已知f(x)=x3-3x2+2x-2,请解答下列问题:
(Ⅰ)求函数f(x)的“拐点”A的坐标;
(Ⅱ)求证f(x)的图象关于“拐点”A 对称;并写出对于任意的三次函数都成立的有关“拐点”的一个结论(此结论不要求证明);
(Ⅲ)若另一个三次函数G(x)的“拐点”为B(0,1),且一次项系数为0,当x1>0,x2>0(x1≠x2)时,试比较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对于三次函数f(x)=ax3+bx2+cx+d(a≠0),定义:设f′′(x)是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导数,若f′′(x)=0有实数解x,则称点(x,f(x))为函数y=f(x)的“拐点”.现已知f(x)=x3-3x2+2x-2,请解答下列问题:
(Ⅰ)求函数f(x)的“拐点”A的坐标;
(Ⅱ)求证f(x)的图象关于“拐点”A 对称;并写出对于任意的三次函数都成立的有关“拐点”的一个结论(此结论不要求证明);
(Ⅲ)若另一个三次函数G(x)的“拐点”为B(0,1),且一次项系数为0,当x1>0,x2>0(x1≠x2)时,试比较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B   提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函数y = a |x|与y = |log a x|图象,如图

 

2.D提示: 如图|OM| = 2,|AM| = ,|OA| = 1,∴k = tan∠AOM = 。

 

 

 

 

 

 

3.B提示: A=[0,4],B=[-4,0],

4.D

5.B    提示:如图

6.C  提示:而|z|表示

7.A  提示:T=2×8=16,则,令

8.A  提示: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易得。

9.A  提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4x+1,y=x+2和y=-2x+4的图象,由图可知,f(x)的最高点为

10.D  提示:由可行域易知z=5x+y过点(1,0)时取得最大值5.

11.B 提示: f(x)= f(-x)= f(2-x),故f(x)的草图如图:

由图可知,B正确。

12.C提示:设椭圆另一焦点为F2,(如图),,又注意到N、O各为MF1、F1F2的中点, ∴ON是△MF1F2的中位线, 

13.f (1) < f (4) < f (- 3)提示:由f (2 + t) = f (2 ? t)知,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又f (x) = x 2 + bx + c为二次函数,其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由f(x)的图象,易知f (1) < f (4) < f (- 3).

14.1 < m < 5提示:设y 1 = x 2 ? 4|x| + 5,y 2 = m,画出两函数图象示意图,要使方程x 2 ? 4|x| + 5 = m有四个不相等实根,只需使1 < m < 5.

 

 

 

 

 

 

15.

提示:y=x-m表示倾角为45°,纵截距为-m的直线方程,而则表示以(0,0)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在x轴上方的部分(包括圆与x轴的交点),如下图所示,显然,欲使直线与半圆有两个不同交点,只需直线的纵截距,即.

 

 

 

 

 

 

16、

九、实战演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方程的实根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函数的图象恰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 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a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4. 若时,不等式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 (0,1)     B. (1,2)     C. (1,2]      D. [1,2]

   5  已知f(x)=(x?a)(x?b)?2(其中ab,且αβ是方程f(x)=0的两根(αβ,则实数abαβ的大小关系为(    )

A  αabβ            B  αaβb

C  aαbβ            D  aαβb

6.已知x+y+1=0,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7.如图,是周期为的三角函数y=f(x)的图像,那么f(x)可以写成(    )

A.sin(1+x)     B.sin(-1-x)     C.sin(x-1)     D.sin(1-x)

8.方程x+log3x=2,x+log2x=2的根分别是α、β,那么α与β的大小关系是(    )

A.α>β     B.α<β    C.α=β    D.不确定.

9.

   

10. 在约束条件下,当时,目标函数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    )

A.         B.    C.         D.

11. 若不等式在(0,)内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   )

A.[ ,1)     B.( ,1)       C.(0, )     D.(0, ]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2]     C.( ,2]      D.(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

13.曲线y=1+ (?2≤x≤2)与直线y=r(x?2)+4有两个交点时,实数r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14 . 若关于x的方程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15.  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16. 对于每个实数x,设f(x)是4x+1,x+2和-2x+4三者中的最小者,则f(x)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2分)若不等式的解集为A,且,求a的取值范围。

    18.(12分)设,试求方程有解时k的取值范围。

19 (12分)已知圆C:(x+2)2+y2=1,点P(x,y)为圆C上任一点.

⑴求的最值.       ⑵求x-2y的最值.

20. (12分)设A={(x,y)|y=,a>0},B={(x,y)|(x?1)2+(y?)2=a2,a>0},且AB,求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1. (12分)设f(x)=,a,b∈R,且a≠b.求证:|f(a)-f(b)|<|a-b|.

22  (12分)已知A(1,1)为椭圆=1内一点,F1为椭圆左焦点,P为椭圆上一动点       求|PF1|+|P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解析:画出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即可。

  2. D   解析:画出的图象

           

    情形1:              情形2:

3. B  解析:画出的图象,依题意,从而

  4. C  解析:令,画出两函数图象.

      

        a>1                              

若a>1,当时,要使,只需使,∴

,显然当时,不等式恒不成立。

5  A  解析  a,b是方程g(x)=(x?a)(x?b)=0的两根,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f(x)、g(x)的图象如图所示 

6. B 解析:方程x+y+1=0表示直线,而式子表示点(1,1)到直线上点的距离,因此式子的最小值就是点(1,1)到直线x+y+1=0的距离,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求.

7. D  解析:由周期为得,ω=1,令1×1+φ=得, φ=-1.所以y=sin(x+-1)=-sin(x-1)=sin(1-x).

8. A 解析:由题意有, log3x=2-x, log2x=2-x,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y=log3x,y=log2x,y=2-x的图像,

易见α>β.

9. D  解析:k=tan60°=.

     

        (9题图)                             (10题图)

10. 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

,∴在图中A点和B点处,目标函数z分别取得最大值的最小和最大.

∴zmax∈[7,8].故选D.

11. 解析:不等式变形为,令y1=x2,y2=logax,如图

函数y2过点A()时,a=,为满足条件的a边界,故a的范围是≤a<1.

 

    

       (11题图)                       (12题图)

12.D. 解析:在坐标系中画出y=的图象.

二、填空题

13. (]  解析  方程y=1+的曲线为半圆,y=r(x?2)+4为过(2,4)的直线.     14.   解析:设

画出两函数图象示意图,要使方程有四个不相等实根,只需使.

 15. 解析:对,它表示点(x,1)到(1,0)的距离;表示点(x,1)到点(3,3)的距离,于是表示动点(x,1)到两个定点(1,0)、(3,3)的距离之和,结合图形,易得

16. 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三个函数的图像,如图, 由图知, f(x)的最高点为A(),

所以, f(x)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

  17. 解:令表示以(2,0)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在x轴的上方的部分(包括圆与x轴的交点),如下图所示,表示过原点的直线系,不等式的解,即是两函数图象中半圆在直线上方的部分所对应的x值。

由于不等式解集, 因此,只需要

    ∴a的取值范围为(2,+)。

       

      (17题图)                              (18题图)

18. 解:将原方程化为:

    ∴

    令,它表示倾角为45°的直线系,

    令,它表示焦点在x轴上,顶点为(-a,0)(a,0)的等轴双曲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

原方程有解,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交点,由图知,

.   ∴k的取值范围为

19 解:

   (1)                                   (2)

(1)设Q(1,2),则的最值分别为过Q点的圆C的两条切线的斜率.如图

设PQ:y-2=k(x-1),即kx-y+2-k=0

,∴k=或k=.

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2)令x-2y=b,即x-2y―b=0,为一组平行直线系,则x-2y=b的最值就是直线与圆相切时.如图

得,b=-2+,或b=-2-.

∴x-2y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20.解  ∵集合A中的元素构成的图形是以原点O为圆心,a为半径的半圆;集合B中的元素是以点O′(1,)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  如图所示 

AB,∴半圆O和圆O′有公共点 

∴当半圆O和圆O′外切时,a最小.∴a+a=|OO′|=2,∴amin=2?2

当半圆O与圆O′内切时, a最大a?a=|OO′|=2,∴amax=2+2 

21.解:由y=得,y2-x2=1(y>x),表示的曲线为双曲线的上支,且此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x.

在曲线上任取两点A(a,f(a)),A(b,f(b)),其斜率为k,由双曲线性质得|k|<1.

,∴|f(a)-f(b)|<|a-b|.

     

      (21题图)                             (22题图)

22  解  由可知a=3,b=,c=2,左焦点F1(?2,0),右焦点F2(2,0) 

如图  由椭圆定义,|PF1|=2a?|PF2|=6?|PF2|,

∴|PF1|+|PA|=6?|PF2|+|PA|=6+|PA|?|PF2

由||PA|?|PF2||≤|AF2|=

?≤|PA|?|PF2|≤  (当PAF2延长线上的P2处时,取右“=”号;

PAF2的反向延长线的P1处时,取左“=”号 )

即|PA|?|PF2|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 

于是|PF1|+|PA|的最大值是6+,最小值是6?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