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依靠肉眼来观察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的.但是.人眼能够看到的物体.极限只有0.1 mm.公元1世纪时罗马学者曾谈到装有水的水晶器皿可以放大字母.16世纪中期.瑞士的一位博物学家用放大镜描述了蜗牛壳和原生动物.1610年.伽利略根据望远镜倒视时有放大物体的特点.制成了一台显微镜.并对昆虫进行了观察.以后.自制显微镜的人日益增多.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Robter Hooke.1635-1703)就是其中的一个. 1665年.虎克从一小块清洁的软木上切下光滑的薄片.当他把它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时.似乎看到了一些小的空洞.但并不十分清楚.虎克切下的极薄的切片是白色的.他便把它的下面衬上一片黑色的木板.再用一个凸镜投光其上.于是他清楚地看到了薄片全部是多孔多洞的.像一个个蜂窝.虎克当时研究软木的目的.是为了阐明软木轻而具有弹性和疏水性等特点.结果却发现了很多的小孔或小室.虎克首先把这些小孔叫做细胞.细胞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1677-1678年.荷兰的显微镜学家雷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1632-1723).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浸泡胡椒的水中有许多小动物.与雷文虎克同时期从事显微镜观察研究的.还有意大利和英国科学家.他们分别对植物细胞.原生动物.细菌.红细胞等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作为早期的显微镜学家.虎克和他们记录下许多重要的观察结果.第一次在一个新的水平上揭示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十分复杂的生物界.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析说明题

有句成语叫做“缘木求鱼”,意思是说爬到树上去找鱼,方向和方法都是错误的,不会有什么结果。然而世界上还真就有能上树的鱼攀鲈。

攀鲈产于印度,在水里生活的时候,可以浮出水面呼吸空气,甚至可以爬出池塘,在陆地上爬行几百米到达另一个池塘。事实上攀鲈很少爬树,人们在树上发现它往往是因为食肉鸟类把它们抓上去的。

攀鲈在陆地上爬行时,依靠鳃盖上的尖刺支撑着身体,再用胸鳍和尾鳍的摆动推动身体前行。

攀鲈的鳃与一个腔相通,腔内有像肺一样的膜,膜上有丰富的小血管,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攀鲈离开水便利用这种结构进行呼吸。

与此相似的亚洲乌鳢的鳃后也有一个布满血管的腔,也同样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所以在长时间缺水的情况下也可存活。

肺鱼正像它的名字一样,体内已进化出简单的肺,能够生活在缺少氧的沼泽中,甚至可以在旱季到来、沼泽干涸时,在湖底泥土中休眠,在其他普通鱼类灭绝的情况下,安然“入睡”,等待雨季的来临。非洲有三种肺鱼,南美洲有一种,澳洲有一种。但澳洲的肺鱼不能抵抗长期的干旱,而其他几种肺鱼已适应了用肺呼吸,利用鳃吸入的氧不到氧消耗总量的百分之几。当它们在泥土中休眠时,可以蛰伏二到三个月之久,甚至有些非洲肺鱼在泥土中能坚持几年之久,一旦有一些水,便会清醒过来。

(1)以上材料中讲述了几种能________的鱼类,这些鱼类虽然都有________,但________的气体交换效率明显不如________的气体交换效率高。肺的出现也是________脊椎动物向________脊椎动物进化的条件之一。

(2)肺鱼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已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肺鱼________的形成,是与________条件的改变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动物的生理功能总是适应________条件的,________条件的不同也促使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结构发生着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