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死因 | 人数 | 死因排序 | |||||||||||||||||||||||||||||||||||||||||||||||||||||||||||||||||||||||||||||
心脑血管疾病 | 23520 | 1 | |||||||||||||||||||||||||||||||||||||||||||||||||||||||||||||||||||||||||||||
肿瘤 | 6424 | 2 | |||||||||||||||||||||||||||||||||||||||||||||||||||||||||||||||||||||||||||||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 693 | 5 | |||||||||||||||||||||||||||||||||||||||||||||||||||||||||||||||||||||||||||||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 483 | 7材料二:疾病及部分原因
(1)材料一中所列举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都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______病. (2)监测结果显示,肺癌位居肿瘤的首位.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预防肺癌应做到______. (3)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传染病,从计划免疫的角度看,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是______;从健康的生活习惯角度看,中小学生应做到______. (4)营养过剩易引起“富贵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和肥胖症),你认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做到______. (5)由材料三可以看出:健康的内涵应包括______健康、______健康和良好的______状态.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副作用会使身体器官受损,而且滥用抗生素将会破坏体内的正常菌群,使病菌耐药性增强而导致疾病无药可治。 有一部分人把抗生素当作消炎药。北京解放军304医院呼吸科主任文仲光提醒患者,使用抗生素消除炎症时,一定要遵从临床医生的诊断,以保证对症下药。他曾遇到过这样两个痛例:一位20岁的女青年因感冒咽喉发炎,当地医院用各种高档抗生素治疗不仅不见好转,患者体温反升高到40℃且持续不退,进而出现意识模糊,浑身起满皮疹,被急送304医院抢救,经检查诊断为“滥用抗生素引发的药物热”。文仲光只给该女青年输了一些葡萄糖即使其康复出院。还有一位支气管哮喘男性患者在一家医院使用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和激素,引发肺部毛霉菌感染。送304医院后,医生给他停用广谱抗生素,减少激素,并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真菌药,也很快痊愈。 谈起这两个病例,文仲光认为,目前,临床使用抗生素存在不少误区。许多人包括相当部分的医生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茵引起的炎症,而对病毒性感冒或哮喘病人的变态反应性炎症等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没有效。如果对过敏性炎症等非病原茵感染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也采用抗生素治疗,药物进入体内后就会敌我不分,滥杀无辜,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茵群失调,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使用抗生素的过程就是培养耐药菌的过程,不当使用抗生素会使耐药菌繁殖成人体优势菌群,引起贮菌库定植抵抗力的下降和耐药菌株异位迁移,造成内源性感染,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他提醒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调查目的: (1)查寻抗生素的相关资料以及人们的使用方法。 (2)了解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分工:一部分人去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常用抗生素类药的说明书;一部分人在课外调查不同家庭、不同背景、不同工作的人们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及使用方法。 提示: (1)作好调查方案。 (2)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讨论: (1)常用的抗生素有哪些?它们主要杀死或抑制哪些细菌? (2)归纳抗生素对人体的副作用有哪些? (3)滥用抗生素有哪些严重的后果,特别是针对青少年来说,有哪些后遗症? 下面是有关人体健康的相关资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聊城市2012年死亡原因监测结果(部分)
(1)材料一中所列举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都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 病. (2)监测结果显示,肺癌位居肿瘤的首位.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预防肺癌应做到 . (3)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传染病,从计划免疫的角度看,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是 ;从健康的生活习惯角度看,中小学生应做到 . (4)营养过剩易引起“富贵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和肥胖症),你认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做到 . (5)由材料三可以看出:健康的内涵应包括 健康、 健康和良好的 状态. 同步练习册答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联系qq:3310059649。 ICP备案序号: 沪ICP备07509807号-1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08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