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准备相关器材. 第2课时 课前准备:准备探究活动器材.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悟成长之美:读《音乐学院的坐位》完成后面的答题。(12分)
音乐学院的座位(节选)
意大利摩德纳市音乐学院有一件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每周六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后,声乐班学生们会拼命地从北侧的教学楼向南方的校区跑去。原来,每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是由意大利著名的声乐大师波拉先生亲自教授的,而校方却在课程安排上出了一点小问题。在抢座位的学生里,有个小胖子最引人注意,因为他总是被甩在所有人的身后。这个被同学们称作卢齐的19岁小胖子,尽管拼尽了全力,还是像一辆缺少燃料的坦克,一边擦着满脸的热汗,一边挪着沉重的脚步,勉强追赶着大家。 
后来,为了能抢上好座位,小卢奇在第一节上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心不在焉地收拾好书本,趴在桌子上养精蓄锐,根本没心思听课。下课铃声响起的刹那,他拼尽全力抢在老师之前飞奔而去。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抢到好座位。因为每次都费尽心机去抢座位,第一节课也基本上没听进去,而且每次跑到南校区的教室后,他也累得气喘吁吁,加上座位位置不好,更没心情听讲了。卢奇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卢奇越来越感到这样抢座位得不偿失。他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况,觉得自己减肥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效果,想抢到好座位也不太可能。想明白了这点之后,他反而放松了下来。既然自己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情况,那么为何不做好当下的事情?反正也抢不到好座位,卢奇干脆静下心来好好听课。等到同学们飞奔而出的时候,他则慢条斯理地走出去,一边思考着下一节课自己学习的重点,一边和匆匆而过做着鬼脸的同学们打招呼。因为自己座位不好,卢奇在大师的课上比谁都用心聆听,也因为自己在路上已经为第2节课做好了准备,学习的效率提高了。 
5年的音乐学习飞逝而过。他已经是全学院最出色的学生,大师的课堂上甚至有他专门的座位。而这一切,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赢得的。 
1971年,参加阿基莱·佩里国际声乐比赛的选手们被告知,首相要来观看决赛。知道这一消息的选手们都在后台兴奋地猜测着谁会引起首相的注意。这时,组委会负责人发现最胖的那个参赛选手独自躲在一边继续练习着发音。负责人好奇地和这个年轻人攀谈起来,问他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么兴奋。年轻人向负责人讲述了自己在音乐学院抢座位的趣事,笑着告诉他:“我也非常紧张好奇,不过,未来还未发生,与其过度地关注分散了精力,不如做好手头的工作。现在的一切,将决定未来的结果。”因为这番话,负责人将这个胖胖的年轻人记在了心里。 
当天晚上,这个年轻人因成功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荣获一等奖。从此之后,25岁的卢奇一步步地踏上了大师之路。如今,他被公认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高音之王。人们也渐渐地熟悉了他的全名——卢奇诺·帕瓦罗蒂。  
用心改变可以改变的,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与其为下一刻不确定的未来而焦虑,不如专注经营好当下。我们无法掌控生命,却可以把握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对待当下生活的态度,便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小题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能从本文的题目“音乐学院的坐位”中窥测到文章的哪些相关信息?(至少写3条)(3分)
【小题2】、美国诗人朗费罗说:“不要叹息过去,……A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定意志,投入到B扑朔迷离的未来。”这诗句好像就是针对卢奇的成长经历说的。请你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与A、B句相照应的语言信息加以印证。(2分)
【小题3】、文中划线句“负责人将这个胖胖的年轻人记在了心里”,结合文段内容,请简要概括其原因。(2分)
【小题4】、作者花了不少的篇幅写“卢奇抢座位”的心路历程,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及学习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对待当下生活的态度,便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的理解。(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上体育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老师通常会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前准备活动.结合所学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你认为在篮球课上学生应做哪些相关关节和肌肉的准备活动?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嘉兴)学习了种子萌芽的条件后,小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吃西瓜时为什么没看到过有萌发的种子,而扔在地上的西瓜种子却会很快萌发呢?于是小明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了分析,大家首先根据书本知识,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温度;
假设二: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水分;
假设一: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空气;
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讨论,大家认为上诉假设中有两个难以成立,你认为假设
不成立(写出一个即可),理由是
西瓜内含有足够的水分
西瓜内含有足够的水分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许多植物的种子成熟后都有休眠的现象,即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植物重要的适应特征之一.而导致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西瓜内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果实中存在抑制物质.
为了验证上诉资料是否可信,他们决定对此展开研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①将一个成熟的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并洗净,将瓜瓤捣碎后过滤,西瓜汁备用.
②取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注有A、B的标签,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多层滤纸,滤纸上各放10颗西瓜种子.
③在培养皿A中的滤纸滴加一定量的清水,在培养皿B中的滤纸上滴加
西瓜汁
西瓜汁

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添加水或西瓜汁,以保持滤纸湿润,连续观察多天,结果如下:
                                              西瓜种子萌发数量记录表
 培养皿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A 0  0 1  5 7  9  9  B 0  0 0 0 0  0  0
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他们找到的资料是否可信?
可信
可信

查看答案和解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如下:
组别PM2.5(微克/立方米)清晨上班时段中午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少)(车流量大)(车流量小)(车流量最大)第1组19894397第2组22833898第3组208641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取平均值
取平均值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越大
越大

(4)根据图写出PM2.5“入肺”经过的途径
1→3→2→4→5→6
1→3→2→4→5→6
.(用箭号和序号表示)   
(5)PM2.5“入肺”时,7是处于
收缩
收缩
 状态.(填收缩或舒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材料二:PM2.5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PM2.5是1到2.5微米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哮喘复发.对心血管、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
材料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材料四:很多人为应对PM2.5的污染,选择戴口罩.据专家介绍,即便是医用口罩,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而街上流行的时装口罩就更别提了. 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材料五: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其所在的城市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1)肺泡适于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有助于扩大进行
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
的面积.肺泡外还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
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
构成,吸进的PM2.5的空气中的部分物质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
功能
功能
相适应的观点.
(2)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PM2.5中的有害物质使有哮喘史的人再次发生哮喘,因此PM2.5中的某些异物相当于免疫学中所说的
抗原
抗原

(3)材料五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变量
变量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越大
越大
.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少开车、减少烟煤的燃烧等
少开车、减少烟煤的燃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